首页 > 总局党建 > 多彩生活
赴井冈山革命圣地参观日记(蒙彦)
2011-07-20   来源:      [ ]


黄洋界纪念碑前

4月24日 星期天 晴 北京
  晚7:45,随着一声汽笛声,火车从北京西站缓缓驶出,机关服务中心参加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一行18人带着机关服务中心党委的嘱托,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开往革命圣地井冈山的列车。这是一个来自中心12个部门的老中青党员、团员青年、党外人士等组成的临时团队。

4月25日 星期一 晴 井冈山
  上午12:23,火车驶入井冈山火车站。
  一下火车,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让我情不自禁地作了个深呼吸,“这里的空气真新鲜!”放眼望去,迎面的山峰上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木、色彩艳丽的花草秀美如画,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我们是在菖蒲古村吃的午饭。菖蒲古村属江西省井冈山市厦坪镇,是进入井冈山的必经之路。下午,我们参观了位于茨坪挹翠湖岸边的毛泽东故居。

4月26日 星期二 多云 井冈山
  今天,我们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尽管我们对党的历史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当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时,肃然起敬油然而生。我们在等待讲解员间隙,来到巨幅毛主席诗词《西江月》手迹画和红军战士冲锋陷阵的大幅雕塑前合影留念。可以看出,此时、此刻、此地、此景,大家内心都很虔诚。在讲解员的解说中,我们走进了那段艰苦卓绝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参观过程中,大家的照相机“咔”、“咔”地响,是在拍一段永久的历史画面。最后,在讲解员优美的《十送红军》歌声中,我们走出展厅,来到朱毛会师的汉白玉雕塑前。毛泽东朱德会师时胜利的微笑和坚强有力的双手紧握,红军战士各种冲杀的姿势活灵活现,我仿佛听到了令人热血沸腾的冲锋的号角声。
  离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们来到杜鹃山,感受着大自然绿色植被--天然氧吧。这座山原名为笔架山。高大耸立的红杉树与杜鹃花树相伴,相互映衬。踏上杜鹃山环山栈道,一路上,风景如画,山峦叠嶂、阳光忽隐忽现,仿佛走进仙境,我常常会产生错觉,以为走在了黄山的景致中。悬崖边险峻的环境中,白色杜鹃花灿烂绽放,大家不时停下脚步拍照,经常陶醉在别人的画面里。
  下午4:30,我们在住地观看了井冈山全景画。这是一副360度屏幕投影墙,屏幕前面是房屋、桥梁道具、战争场面和各类人物模型,现场配着立体声响,诗一般的解说增添了画面的效果。观众坐在旋转的椅子上,随着剧情变化,缓缓转至剧情前。出来后,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如果能把井冈山的历史排成3D电影,那效果肯定会更加震撼,更富有感染力。  
  晚上8:20,我们来到一个以大山为背景的露天场地看大型《井冈山》实景演出。听说所有演员都是当地农民,参加人员达600多人。根据剧情,他们在扮演红军和乡亲之间不断转换角色。在大山背景下,山上山下奔跑,或在战场英勇杀敌人,或被敌人枪炮打死。场景中,有一位双目失明的母亲在儿媳妇的陪同下送子参军,一位刚掀开红盖头的新婚妻子送郎去当兵,还有一对红军夫妇将自己还在襁褓中的孩子送给当地乡亲代养的难舍难分的场面催人泪下。尽管他们都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当地农民,但是,他们感情真挚、淳朴,没有任何娇揉做作,特别环绕立体声配合画面营造的逼真现场气氛,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犹如身临其境。演出最后,一张巨幅党徽缓缓拔地而起把整场气氛推向高潮。

4月27日 星期三 晴 井冈山
  今天,根据日程安排,我们为井冈山烈士敬献花圈后,走当年红军挑粮小道。这条小道虽然总长度只有3200米,但山路如羊肠小道,蜿蜒曲折,或石头路、或土路。尽管陪同人员说,我们在这里等15分钟,如果你们上不去,就回来坐车直接上黄洋界。但谁也没有中途返回去。说实话,就我的年龄而言,有许多理由可以不走,但这条红军挑粮小道的故事对我太有诱惑力,我决定坚持走。这条小道是倒计里程,随着里程数的减少,才意味着接近山顶。随着走过一个个里程标志牌,18人之间渐渐拉开了距离。特别是在最后5个桩,双腿明显感到如铅重。400米、300米、200米、100米......红军挑粮小道此刻就象是马拉松赛场,坚持下来的都是胜利者。终于,我们从红军挑粮小道攀上黄洋界哨口,虽然都已大汗淋漓,但是胜利的微笑却挂在每个人的脸上。有人说,我们应当向局长建议,让中心更多的人来走一走红军挑粮小道,感受井冈山精神。
  从红军挑粮小道走出,我们来到黄洋界。黄洋界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着名的五大哨口这一,当时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以弱胜强,保卫了井冈山。毛泽东为此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据说,黄洋界上的那门迫击炮,最初,发出的三颗自制炮弹有两颗是哑炮,一颗命中敌人的指挥部,成为取得这场战争决定性胜利的关键。为了这门传奇的迫击炮,我们立刻占领了“炮台”,照了一张集体合影。      
  接着,我们参观了龙江书院和茅坪镇八角楼。前者是当年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后成为我军国防大学的前身。后者是因为这栋房子楼上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当地群众都习惯地称它为八角楼。当年毛泽东在八角楼的清油灯下,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光辉着作。楼内陈列着毛泽东当年用过的办公台、办公椅、大砚台、竹筒、铁盏青油灯等物品。

4月28日 星期三 晴 井冈山
  今天,参观小井红军医院。我们看到红军伤病员躺过的草垫、担架,药材、手术用具之简单、病人治疗环境之恶劣、治疗条件之简陋,令我们惊叹不已,只有共产党人才能做到,战胜一切困难。  
接着,我们来到大井毛主席故居。屋前葱绿的李子树下,一块普通的大石头吸引了许多人。原来这是当年毛主席坐在上面读书和批阅文件的地方。因为有了传奇的故事,成为人们争先拍照的地方。
从大井走出,便看见井冈山茨坪镇西上井村红军造币厂遗址,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政权最早在革命根据地内发行流通的第一批金属铸币。
  下午4:30,我们回到住地,听井冈山精神义务宣传员、离休干部毛秉华同志讲授井冈山精神。这位82岁老人虽然白发稀疏,但精神矍铄、充满激情,给人一种邻家大爷的亲切感。他用真诚朴实的语言向我们诠释井冈山斗争、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听后我们感触颇深。
     
4月29日 星期五 晴 井冈山
  今天,我们去了五指峰。第四版人民币百元钞背面画面选用的是五指峰,它是井冈山主峰,也有人称之为领袖峰。我们站在朱德题词“天下第一山”的五指峰前,拿着第四版人民币远眺五指峰,着实被这个逶迤起伏的山势所折服。
下午4:50,我们乘火车返回北京。
  井冈山之行就要结束,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久久不能平静。井冈山就是这么神奇,只要你来到这里,你就会被井冈山历史所震撼,你对井冈山精神的感悟就会得到升华。

(作者单位:机关服务中心)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