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9日调研了《人民日报》等三家新闻单位,并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极大鼓舞了主流媒体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要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正确导向、奋力创新前行,既围绕中心“鼓”与“呼”,又融入大局闯与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舆论支持和精神力量保证,强化和发挥主阵地主力军作用。
一、紧跟时代,切实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履职尽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责任使命。他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些论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是对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基本职责的时代定位。
(一)坚持方向,挺直腰板当领唱。引领主流舆论,当好领唱,是党媒之责,也是党媒固本之基。宣传思想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灵魂和生命线,是第一位的要求。主流媒体要牢牢恪守“党媒姓党”这一基本政治要求,高举旗帜,与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的问题上,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积极主动自觉地担当起主流舆论的引领者,切实把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维护好党中央的权威,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促进共识、推动工作方面发挥有效作用。
(二)把握导向,舆论引领占高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恪守“正确导向金不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蓬勃向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追求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安徽广播电视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着眼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大事、着眼牵动百姓心田的要事开展报道,认真做好对全国和全省“两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十二五”成就等的重点宣传,创新推出“转型,这一年”“改革,这一年”、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走向世界的安徽制造等系列报道和重点专栏,真正使广播电视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舆论高地。
(三)尊重规律,精于立言善于发声。刘云山同志在2016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宣传工作也是一门科学,必须尊重规律、研究规律,努力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尊重规律,就是要按照新闻规律办事,不做“假大空”的报道,多做“短实新”的报道,让新闻价值回归本位。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推出的大型系列报道《转型发展中的安徽》,是一组经济成就报道,在选题策划过程中,主创人员就明确提出,要摒弃固有的“概念+数字+例子”的经济报道方式,可以采取经济现象的非经济视角,运用故事化表现方法,以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事例、详实的数据、权威的采访等多样化手段来丰富报道的内涵。在内容上,这组报道追求以小“盆景”展现大“风景”,也就是在有限的篇幅中,通过记者的准确把握、认真梳理、精打细磨,把每一个选题里最靓的东西生动呈现出来;在形式上,创新采用“出镜+故事+故事+出镜+省委省政府政策措施+成效及经验启示+专家点评+展望”的模式,每一篇报道选取的故事都经过精挑细选,富有代表性,且每个故事之间都有空间上的跨度和做法上的差异,形成地域和内容上的有效互补。整个系列共发稿约50篇,其中特别报道7篇,播出后,得到省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受到观众好评,做到了“内行愿意看,百姓喜爱看”。该系列报道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范例。
二、担当亮剑,在审视和把握角色定位中大显身手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广电媒体要提高媒体竞争力和舆论影响力,应当扬自身之优势和特色,重点突出“三大平台”的功能。
(一)主流声音平台
主流媒体守土有责,必须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当前,肩负意识形态建设和斗争重任的主流媒体,正面临着国内受众对主流思想和声音注意力转移和弱化的现实挑战。一方面,某些西方国家通过加大对国内媒体的渗透和争夺力度,不择手段地转移国内公众对主流思想和声音的注意力,以此来弱化主流意识形态对国内受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国内部分媒体因思维模式、运作机制、表现手法等,难以跟上和适应新的传播语境下公众信息渠道、思想观念等呈现多元化特征的要求,正面临陷入对国内公众吸引力和影响力下降的现实威胁。对此,主流媒体要有强烈紧迫感和创新意识,加强和改进内容建设,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内国际话语权,“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二)公共服务平台
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商业性视听媒体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芜杂,从而更加凸显广播电视台作为公共服务性媒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广播电视台是官方媒体、公众媒体,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要突出责任担当,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三有作品”,反映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人们的奋斗、关切以及遇到的矛盾或困惑,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要突出公信力和服务色彩,承担起引领先进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关注弱势群体文化需求、保障服务均等等公共服务职责,强化“公众媒体”的形象。
(三)“特色”内容平台
广播电视在长期发展中积累形成的真实性、敏锐度、深刻性和全面性等特征,以及在公众中赢得的广泛权威性和信誉度,是其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坚实基础。在新闻传播方面,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有快速便捷的优势,但广播电视具有直播的现场性、真实性和时效性等属性方面的优势,这也是广播电视在新的传播环境下的独特魅力和不可替代性。尤其是在重大的新闻事件中,现场直播一方面可以准确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事件的第一见证人和发言人,从而杜绝谣言的滋生,塑造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虽然新媒体也可以直播资讯节目,但与广播电视直播相比,其画面、内容、信息量等都有所欠缺。从2015年“9·3”阅兵直播来看,仍然是电视的收视率最高。收视调查数据显示,中央电视台9月3日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进行的全程直播,总收视率达到18.18%,总收视份额达到59.36%。安徽广播电视台充分发挥交通广播、公共频道作为安徽省政府应急广播、应急电视的职能,遇有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发生时,随时进行电话连线直播、SNG直播(卫星新闻采集,SatelliteNewsGathering的简称)、4G直播等快速传播形态。仅公共频道2015年就组织发起特别直播20多场,直播总时长近50个小时,做到了及时发声、勇于发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既引领了舆论,又彰显了特色。
三、融合创新,在新媒体语境下赢得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这一深刻论述,把创新作为加强宣传思想舆论工作的必由之路、作为推动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凸显了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指明了创新的工作重点和前进方向。
(一)推动理念创新,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以正面报道为最核心的工作理念,重视宣传形式、方法和手段创新,以出新出彩的新闻报道赢得受众,应当成为主流媒体新闻实践的思想准则、行为准则。以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栏目为例,这个栏目所播发的本地新闻几乎百分之百是正面报道,但注重把走基层报道和民生报道作为日常采访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2015年深入基层3380余人次,同时,不断探索创新报道形式,努力提升报道的感染力、拓展媒体传播力,收视率并没有因此降低。中国广视索福瑞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这个栏目在全国35个中心城市的收视率一直都非常稳健,收视排名基本上都是位居前十;栏目在省内同时段的收视率也一直稳居在前两位。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说明,正面报道是广播电视媒体最为可靠的一种操作路径,做精正面报道,不仅可以有效地引导舆论、“以正视听”,还能为电视新闻栏目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
(二)创新报道语态,改进宣传报道方式
自2011年中宣部在全国新闻战线发起“走转改”活动以来,全国新闻战线掀起了一场创新媒体采访理念的革命,广大编辑记者的足迹更多的是在基层一线,镜头话筒笔端更多的是蘸满着百姓情怀,一大批鲜活、真实、反映时代气息和社会发展脉搏的“接地气”作品,温暖着时代,感动着我们。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安徽新闻综合广播《全省新闻联播》等主要新闻栏目,2014年12月起开设《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记者以走基层的形式深入工厂、农村、社区、学校以及老少边穷等地区,围绕创业、敬业、坚守、公益等,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以小视角反映大变化,讲述江淮大地的发展变迁和民生改善,记录全省上下共建美好安徽的伟大实践,每年发稿百余篇。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认真践行群众路线,转变报道语态,不仅促进了媒体和媒体人作风的转变,而且开辟出一片新闻宣传的新天地。
(三)创新报道载体,提升宣传报道感知度
有效的载体是实现新闻宣传工作目标的重要手段,只有把宣传工作的内容形式、目标任务融合于具体的载体之中,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才能使宣传工作转变成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真实切”,从而实现宣传工作的有形化落实。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致力于办“看得见的广播”,加强对大型新闻行动的组织和实施。该频率先后组织开展了皖美乡村、牵手—关爱留守儿童、首届广播公益广告大赛、新媒体作品竞赛等多项有影响力的活动。“皖美乡村”以“行走安徽,发现乡村之美”为主题,用大策划、大手笔充分展示了全省美好乡村建设的成果,被安徽省“美好办”作为推进安徽美好乡村建设宣传品牌加以推介。“牵手—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年,仅去年一年就面向留守儿童征集了1200多个微心愿,并全部认领完毕,三年来把关爱送到了近万名留守儿童的身边。此外,广播公益广告大赛,“放飞梦想”捐资助学大型广场直播、采摘公益行、与嘀嘀打车合作的爱心送考等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提升了该套广播频率“责任至上”的品牌形象,在广大听众中形成了安徽新闻综合广播“公益为先”的品牌认知。
(四)推进台网深度融合,探索一体化运行
创新业态、体制、机制,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推动广播电视与新兴媒体在内容与技术上互相支撑、平台与渠道上有机结合,可以给传统内容资源带来新附加值,不断提升内容传播的有效性和感染力,最大限度地将内容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安徽广播电视台整合广播、电视、广电报等各种资源,做强做大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依托网络台的技术优势,上线运营了“海豚新闻”“啊呦”“TV摇摇乐”“经视汇”“达耳闻”等多个“两微一端”融媒产品,构建了社交互动、多屏呈现、跨媒传播的新媒体传播矩阵,促进了新闻宣传全流程的变革。“啊呦”“达耳闻”被列为安徽省媒体融合示范项目。“海豚新闻”是一款手机纯新闻客户端产品,设置“新闻”“图集”“专题”三大类别,“新闻”类别开设10个栏目,当前各栏目日更新新闻总量160条左右;“专题”则是“海豚新闻”客户端的特色之一,将大量新闻以集中分类展示的形式满足用户对于海量信息的需求,受到广泛好评。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意义深远,把新闻舆论工作者个人的职业生涯、媒体的工作价值提升到党和国家命运的层面,让新闻舆论工作者切实体会到:工作目标更明了、工作底气更足了、工作责任更重了。在实践中,唯有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结合融入到新闻舆论工作当中,保持政治定力和实干定力,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党办事,让人民满意,才能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戴正霞 檀民 安徽广播电视台)
来源:《新闻出版广电党建》 2017年3月号(总第1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