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时代背景,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抓住理论创造学术繁荣的时代机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丰硕成果,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时代的要求、与党和人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学术风气浮躁、研究成果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普遍,应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还不强,特别是一些学者习惯于从西方的理论和框框出发而不是从中国的实践和问题出发进行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不竭的源泉,理论创造学术繁荣面临着难得的时代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大趋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党中央高度重视和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