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总局党建 > 大家谈
暴风雨的洗礼(刘成斌)
2011-08-02   来源:      [ ]


 

 
  7月26日深夜,大部分人们已经进入梦乡,原本晴好的天气却脸色聚变,一场大雷阵雨突然袭来,让人们措手不及。
  睡梦中,我被电话铃声惊醒。看了一下手腕上的表,此刻已是23点45分。电话中传来了物业办史宝山同志的急切报告:“局长,麻花宿舍一棵大树被大风刮倒,砸在了民房上,情况危急,我正在往那儿赶!”放下电话,我立即穿好衣服开车前往现场。
  麻花宿舍是我们机关服务中心所管辖的老旧小区,也是每到汛期我一直牵挂的地方。行使在路上,电闪雷鸣,大雨还在不停地下着。路上积水肆意,最深处达到40-50公分。进入小区的路口,由于积水太深,造成车辆无法驶入。恰巧,在路口我遇见了刚刚赶来的史宝山和陈静同志,他们带着我趟着积水从远处的小胡同转来转去才终于拉来到了现场。
  早在我们到来之前,麻花宿舍小区的值班人员、维修人员早已是忙得不可开交。二区低洼处积水,需要尽快排除;三棵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压在居民的房顶上,有一棵粗大的树干正好挡在一住户的门前,进出的门被牢牢的遮盖和封住。还有一颗直径近80厘米的大榆树倾倒在一所住房的屋顶上,树根下的民房墙体开裂,房门倒塌。倒在地上的树冠将本来就不宽敞的小路拦腰截断,路灯杆倾倒了,供电线路、通讯和有线电视线路被倾倒的树木压在了下面,不得不采取局部断电措施,给居民出行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风雨过后的麻花宿舍小区一片狼藉。
  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泥水中,看着眼前这一幕幕断树残墙,我们心急如焚。小区的同志们衣服早已被雨水淋湿,仲新立同志干脆就光着膀子在雨中穿梭,一会通知各家各户注意躲避、注意安全,一会又忙着联系北京市西城区厂桥街道办事处应急办,请求派消防官兵和园林抢险队支援。家住本小区的机关服务中心物业部西便门小区物业办主任李轶彤,在暴风雨来临的那一刻,也迅速的赶到了,与小区的同志们并肩作战。这个小区的物业办副主任陈静同志,丈夫从外地出差回来等着她去接站,她打电话告诉爱人坐公交车回家,而她却同小区主任史宝山同志一起赶到了现场。中心副总工程师李金江在接到险情后,立即带领技术保障部的同志将汽油发电式水泵送到了抢险第一线。
  在小区内的一间小屋里,我们成立了临时指挥部,启动了应急预案。
  午夜的临时指挥部灯火通明,大家都在紧张地工作着,忘记了疲劳,忘记了被雨水湿透了的衣衫,仿佛这里就是战场,这里就是火线。
  就在这时,指挥部又接到了技术保障部打来的电话,总局机关大院也相继出现险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西北角处的一株碧桃树被大风刮倒在院内环路的路口,严重阻碍车辆通行;机关大楼一处电梯轿厢渗进了雨水,情况危急;因雨量集中,总局大楼下水道排水不及,造成井口返水;绿化带内因雨水冲刷,个别地方出现塌陷等等,这些消息犹如一枚枚炸弹,在我们心中炸开。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技术保障部的小伙子们陆续赶到了抢险现场,他们冒着大雨,靠肩扛、用绳拉,硬是把倒下的那棵桃树扶了起来,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这课树挡了明天职工群众上班的路。雨还在不停地下着,这群小伙子们也在不停地奔波着,检查大院每一处低洼处是否进水了,查看大楼每一扇门窗是否关好了,对重点部位重点查,一般部位普遍查,一座5万平方米空空荡荡的机关大楼,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有人说,他们身上的汗水一点也不比外面下着的雨水少。这话虽说有些夸张,但用“汗水湿透衣背”来形容此时的他们,一点都不过分。
  看着倒在居民门前的那棵粗大的树木被一节节的截断,看着横在胡同中央的一条条电缆被移开,看着小区低洼处的积水被泄掉,看着那棵结满果实桃树又重新站立起来,看着渗水的屋面被清理干净,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自豪感。“人定胜天”早已不是神话,眼前这一幕幕情景还不够生动吗?宁可自己汗水伴着雨水淌,不让群众泪水伴着雨水流,这就是我们的理想,这就是我们共产党员、我们后勤工作者的信念。
  第二天早晨,天晴了,炙热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仿佛昨晚什么也没发生。指挥部的同志们仍在忙碌着,他们只休息了几个小时,我们的副总工程师李金江同志干脆就躺在沙发上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从灾害现场的清理到倒塌房屋的修复,从灾后恢复资金的落实到施工方案,从突发灾害的应急处置到防患于未然,从灾后恢复措施的制订到责任制的落实,都成为本次会议的焦点。指挥部发出了要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结果完成灾后恢复工作的号召。物业部、技术保障部、房产办、基建办、企业部、机关服务部的同志们一刻也不懈怠,会后立刻投入到了灾后设施恢复工作。
  说实话,这场风灾雨灾与“5 12”大地震相比,算不了什么,甚至不足挂齿,但对一个机关后勤部门的确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它不仅考验了我们的队伍,考验了我们的意志,考验了我们的能力,更考验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毫不夸张地说,在灾害面前,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会被放大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此时此刻,那些受灾的群众会把目光紧紧地聚焦在我们身上,会用事实检验我们的服务宗旨,会用事实检验我们的反应速度,也会用事实检验我们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服务对象不是看我们平时怎样说,而是看我们关键时刻怎样做,也许我们的工作不会令百分之百的群众满意,我们的服务也不会做到百分之百无瑕疵,关键是我们是不是百分之百地去投入,全心全意去服务。这不仅仅是一个态度问题,而是一种责任,一种社会责任,也是对服务对象的一种尊重。
  我们平时都在讲“关键时刻考验人、考验我们的党性”。什么是关键时刻?战争年代一次又一次的冲锋陷阵是关键时刻,和平时期也许没有那么多的关键时刻,也不需要你冒着枪林弹雨,甚至抛头颅洒热血,但遇到自然灾害,无论灾害大小,也可称得上是关键时刻。有的人自觉地把突来的暴风骤雨当作“命令”,立刻“闻风而动”,总在担心,我的辖区会不会出问题,吃不香,睡不着,立刻赶往第一线参加抢险救灾工作,想的是什么?责任!有的人会随时待命,听从组织调遣,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而有的人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我平安,“神马都是浮云”,甚至当组织通知到场时,也是懒洋洋,没精神,不愿付出得太多。在自然灾害面前,在关键时刻,确实在拷问着每个人的人性和良知,也在考量着一个共产党员真实质量......(作者为机关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