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由中央党史研究室着作、中央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正式出版了(以下简称《党史第二卷》),这部着作的出版发行,填补了中共党史建国以来的空白,书中以翔实的史料,对建国伊始到1978年党的历史发展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对重大历史事件做了科学的概括,对历史人物也有生动的描述,有如一部珍贵的编年史,读来让人耳目一新。不仅如此,它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述,也令人发省深思,可以说,《党史第二卷》的主线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且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做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学习《党史第二卷》,对于我们继往开来,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建设学习型政党必须学习党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党史第二卷》反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这是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屈辱和悲苦之后,第一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从此站起来的伟大历程。
从书中的第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和第二编“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两个部份,我们可以看到,从1950年6月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算起,到1966年5月,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努力,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虽然其中有曲折、失误和困难,但是历史的车轮一路高歌猛进,使人感受到那是一个朝霞满天、激情豪迈的年代。书中如实记载了那个火红的年代气壮山河的伟大业绩,比如,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过程,党中央确定的156个重点项目的实施,对新中国建设的起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60年至1970年以“两弹一星”研制为核心的国防尖端科技突破性进展和以大庆、大寨、红旗渠为代表的艰苦奋斗的壮举,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建设取得伟大胜利的集中表现。
那个时期还是一个英雄辈出、令人难忘的美好年代。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如鞍钢工人王崇伦、大庆工人王进喜、西安青年纺织女工郝建秀、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和以钱学森、华罗庚为代表的一批海外科学家回国创业等等优秀事迹,都是那个时代催人奋进的主旋律。
那时,党中央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迎来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春天般的大发展大繁荣。一大批与时代的脉搏共同跳动的伟大作品相继问世,小说《林海雪原》《红岩》《青春之歌》,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上甘岭》《英雄儿女》《地道战》,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等等,鼓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至今,这些作品仍然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通过学习党的历史,可以加深我们对党的热爱,进一步坚定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二、党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创新,与时俱进。在领导全国人民搞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我们党并没有停止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探索。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充满自信地宣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着名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是我们党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是新中国治国方略的煌煌巨着。1954年9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国家与革命的原理。1954年6月,周恩来在日内瓦提出的着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了新中国外交路线。1974年2月,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都是革命统一战线理论在外交领域的新贡献。即使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劫难,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探索也没有停止,更没有动摇。1978年,在“文革”结束、百废待举的时候,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一次凝聚了党内的共识,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三、总结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与以往的史书不同的是,《党史第二卷》对党在领导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所走过的曲折历程并没有回避。首先,其篇幅之大,为过去所没有。《党史第二卷》共四编,仅“文化大革命”就用去了整个第三编。此外,在第二编中对“反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庐山会议“反右倾”都有详细叙述。其次,对历史事件的过程、描述、总结、议论都能够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不搞无限上纲上线,读起来感到比较客观真实。第三,主线十分明确。就是不抱怨,不纠缠,不动摇,牢牢把握历史前进的大方向。纵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东欧国家曾经辉煌一时,前苏联一度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境界,而波兰、保加利亚等国的经济水平也曾经与西欧某些国家持平。但是,这些国家在斯大林去世之后,历届领导人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等方向性问题上,都缺乏理论创新,以至于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时陷入迷茫,最后走向失败。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去开创新的局面。在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及时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今天我们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可以无比自豪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
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党史第二卷》给我们的启示是很多的。启示之一,是必须勤于学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党员干部,在忙于平时的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学习,不然,就可能落后于形势,落后于时代,在重大的问题上出差错。启示之二,要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历史要系统地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也要联系起来学。比如,坚持党的领导的理论,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的理论、沿海和内地的关系的理论,等等,党对这些理论的精髓是一以贯之的。启示之三,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建国以来的历次重大建设阶段,我们党总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如1956年,毛泽东为《社会主义农村的高潮》作序,对水利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当前,正值“十二五”的开局起步之年,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央对于民生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精神,在本职工作中自觉加以贯彻执行。启示之四,就是讲求实事求是。学习要有计划,有针对性,要有目标,还要有成果。不能漫无边际地学,也不能得过且过,争取每年读几本书,扎实有效,推动工作。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对全体共产党员提出的要求,通过学习《党史第二卷》,能够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永葆党的青春活力,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作者单位:广西广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