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很多同志对电影局制片处的印象,就是每天下午抱着几盘磁带急急忙忙下楼,然后一头扎进东小院的审片室里,坐在那里看电影。其实制片处的工作没那么简单轻松,制片处干的活用最简洁的方式总结就是:看梗概,看剧本,看电影,管制片,评华表。而要用最简洁的方式来总结制片处的工作作风,会想到几个关键词:敬业,服务,廉洁。
相比于坐在审片室里看电影那一个半小时的“快乐时光”,制片处同志们一天之中的大多数时间里要面对的工作其实是繁重而琐碎的。每天除了审查两部电影,全处同志加起来要接上百个咨询电话,看十余个梗概、剧本,接待二三十人次的登门办事者。
现在已任副巡视员的老处长周建东同志,担任制片处副处长、处长16年,从未休过年假,也几乎从不迟到,每天早上8点10分准时出现在楼道里。因为工作日经常有会议和来人来电,不能静下心来阅读,他习惯了周末来局里看梗概和剧本,这么多年,他差不多每个周末都起码有1天是在办公室里度过。他还给处里定下了一个时间表:看梗概不得超过3天,看剧本和审片都不得超过5天。
处室负责人的以身作则,使制片处形成了纪律严明、勤奋敬业的传统。去年年底,靳文华预定了赴韩国首尔的旅游团,临行前一天,处里接到紧急任务,她啥也没说,放弃了旅行回来干活。
如果说制片处真有点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在整个总局大楼里,制片处也许是最面向社会、面向基层的一个部门。作为一个窗口单位,制片处真诚地为电影单位排忧解难。
今年5月,处长刘艳徽同志去江西调研,在一个座谈会上,一位民营影视公司的女老总忽然当众感谢她。原来,8年前这位老总第一次投资电影,亲自来北京送审,没想到刚把片子送到电影局,家里就出了急事,让她赶快回去。她自觉在北京人生地不熟,急得团团转。抱着病急乱投医的想法,她鼓起勇气给制片处打电话说明情况。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刘艳徽不但特事特办为她加快了审批进度,还自费打车把《公映许可证》送到了她住的宾馆。对于刘艳徽,对于制片处,这只是每天例行公事的河流里一朵小小的浪花,但这位老总说,拍电影其实不挣钱,能坚持8年,这次难忘的经历给了她很多勇气。
到2014年10月底,电影银幕数从2668块发展到2万2千块,国产故事片年产量从220部增长到六七百部,总票房从20亿人民币的规模扩张到300亿人民币,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的电影市场。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常常有人会一脸羡慕嫉妒的表情问我们:“电影现在这么红火,你们这些人早就发财了吧?”老实说,在制片处接触外界的人和事比较多,确实会遇到一些不良风气。从电影资料馆借调到制片处的周波同志,是个忠厚实在的山东胖子,总是笑眯眯的,可有一次来了个民营公司的人送审,一手交磁带,另一手就拿出一叠现金要往周波手里塞,周波几番拒绝,这人却以为是年轻同志脸皮薄,牛皮糖一样不肯松手,周波急得涨红了脸,圆睁双眼大喝一声:你再不走,片子不审了!这人吓了一跳,赶紧收拾走人。
副处长卫南同志以前在艺术处负责合拍电影的立项审查工作,每到中秋节,总有人提着月饼上门,被卫南拒绝后,就想出寄快递的方式。于是卫南养成了习惯,不明来历的快件一律拒收。来到制片处后,他发现这也是制片处的习惯。2014年中秋,制片处一盒月饼也没有收。不过这也有伤及无辜的时候,一家民营企业打电话来喊冤,卫南才知道,因为没写明是磁带,他把人家送审的片子也给拒收了。
孙剑是制片处最年轻的同志。说到现在有些社会风气,他觉得挺无奈。一次某公司来人办事,完事后把他叫到三楼拐弯处,非要塞给他一张购物卡,还说:这里没有监控,没事的。孙剑说:这东西不能收,跟有没有监控没关系。那人还要拉拉扯扯,孙剑只好拿出读书时踢足球的速度,跑回了办公室。
制片处是电影局的一个处室,制片处同志们的敬业、服务和廉洁,同样也是电影局同志们共同遵循的原则。我们觉得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对于电影事业的共同热爱。局长张宏森曾经是诗人、作家、编剧。年轻人中,办公室黄治曾经做过电台和电视台主持人,规划处阎鹏曾在招商证券工作,市场处的谢超和董力都是外企白领。在来到电影局之前,我们这些人的共同点,就是喜欢电影。真的就像毛主席所说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个革命目标,就是中国的电影事业。因为爱,所以爱,爱这份事业,所以愿意为之付出。
第二个原因,是持之以恒的推动改革和制度建设。新世纪以来,在总局领导的部署下,电影局历届领导班子不遗余力的推动中国电影的体制改革。制片行业曾经壁垒森严,现在想拍电影,已经没有任何前置审批。2010年,把电影备案审批全部下放到了省级广电部门;而从今年开始,更是进一步把电影的审查权力也全面下放。
与此同时,电影局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科学严密的制度设计,公正透明的信息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很多人觉得电影审查很神秘,半开玩笑地问我:“是不是不给你送钱,片子就会过不去?是不是给你送点钱,有点问题也能过得去?”坦白说,我们没这个本事,电影局局长也没这个本事。电影审查的权力归属于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审委会由数十名委员组成,包括电影界知名导演、编剧,党史、军史方面的专家,宣传思想工作领域的领导,还有各部委特约委员,严格按照《电影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履行职责,每次至少要有7名以上审委到场才能进行审查,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影片能否通过。
电影局还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从2010年开始,电影备案和审查全都通过政务平台进行,所有审批的所需材料、流程、相关法规,每个月备案立项的电影项目,全部通过总局官网公开,如果还有什么不清楚,电话号码也是公开的,上班时间随时可以咨询。在平台上,每一个人的每一次操作、每一条意见、每一段办理时间都如实记录在案,没有暗箱操作的余地。
电影是辉煌的,当灯光熄灭,眼界之内和想象之外的一切都那么栩栩如生地在银幕上呈现出来。但银幕是平凡的,当灯光再次亮起,观众渐次散去,它只是一块悬挂起来的白布,谁也不会再多看它一眼。但是,银幕却又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它,放映机投射出来的光线将没着没落的射向空洞的黑暗,无处驻留。银幕还应该是纯白无暇的。一张洁白的银幕,才能让光影忠实地还原世界。电影局的工作,就是要像一块银幕。再多的喧哗和辉煌,与我们无关,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守岗位,尽力为每一位电影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就是不忘初心,保持内心世界的完整和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