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赴朝
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李长春同志《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书付梓出版。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大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开创了文化建设新局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继续大胆推进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播影视战线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原则、重要部署,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加深理解、坚决贯彻执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一、方向是根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推进改革,方向问题是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化改革发展涉及意识形态,政治性强、敏感度高,在方向问题上不容有丝毫偏差、半点闪失,否则就会给党和国家事业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正因如此,党的十六大在部署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时,就鲜明提出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十六大之后,对这条重要的指导思想,中央反复进行强调,明确提出要求。《文化强国之路》一书对此都有系统论述。正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把准了、站稳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面对各种杂音噪音的鼓噪、面对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面对各种矛盾困难的挑战,始终保持了很强的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没有迷失方向,更没有误入歧途。继承十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的经验,这应该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
为确保文化体制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明确要求,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强调“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继续推进广播影视改革发展,必须一以贯之地把握根本方向、贯彻这一要求。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阅读《文化强国之路》全书,通篇贯穿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正确方向和导向的思想。书中指出:“10年来,我们党领导文化改革发展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强调,“这是一条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的文化强国之路”。要深刻把握这条道路的科学内涵,始终沿着这条道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方向决定导向,导向体现方向。要始终坚持正确导向,把握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方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广泛凝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二、社会效益是首位,必须正确处理“两个效益”的关系,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十六大以来,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我们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这些规律性的认识,《文化强国之路》一书作了许多概括,像“八种新的理念”“十大关系”“魂与体的关系”等等。这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正确认识“两种属性”、正确处理“两个效益”。书中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既有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意识形态属性,也有通过市场交换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再生产的商品属性、产业属性、经济属性”。“两种属性”的问题必然地带来了如何处理“两个效益”的问题。李长春同志强调:“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当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应当看到,社会效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内在要求,经济效益是市场经济的不二法则。面对理论上、实践中的这一难题,我们党关于“两种属性”“两个效益”的认识和把握,为顺利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可以说,这也是我们党在领导文化改革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实践中的一大发明、一大创造。
广播影视与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息息相关,也对社会思想道德风尚产生着影响。继续推进广播影视改革发展,正确把握“两个效益”的关系尤为突出、更为重要。要大力加强广播影视产品生产。正如李长春同志所说,“不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不论是推进改革还是加强创新,其最终的结果都要落实到推出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上来”。要深入实施广播影视文化产品创作精品工程,当前要把中国梦主题作为重点,通过培训、引导、扶持等多种方式,努力推出更多更好反映中国梦的优秀作品。要继续抓好公益广告的制作播出,制定扶持政策,完善播出制度,更好地发挥公益广告在传递文明、引领风尚方面的积极作用。要进一步强化广播电视节目调控,严格执行“限娱令”“限广令”“禁丑令”,推进节目创新创优,大力弘扬社会正气。要继续开展虚假广告和电视购物节目整治,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提升媒体公信力。要完善科学的标准办法,统筹好导向要求和利润指标,坚决纠正单纯以收听率、收视率和票房论英雄的思维方式、评价方式、发展方式。
三、人民是中心,必须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更好地保障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党的全部任务和使命就是带领广大人民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不仅要保障和发展好人民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而且要保障和发展好人民的文化权益。《文化强国之路》一书中多处强调,“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指出“要优先安排涉及农村和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按照中央部署,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实施了一批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民生大大改善,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大大提高。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7.5%、98.2%,基本实现每个乡镇和社区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保证每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公共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美术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可以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是文化体制改革释放红利最多的阶段,是人民群众得到文化实惠最多的时期。
但同时也要看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内涵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不断丰富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小康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部署要求。继续推进广播影视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围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按照全覆盖、保基本、促完善、可持续的要求,坚持基础建设和运行维护并重、完善网络与丰富内容并重、传统方式与新兴方式并重、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并重,把村村通、户户通、应急广播等重点项目一起整合,实施广播影视公共文化服务升级工程,推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发展,由提供一般广播电视服务向提供多样化公共服务发展,推动电影公共服务由乡村流动放映逐步转变到固定和室内放映,全面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四、改革是动力,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改革是动力之源、活力之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李长春同志提出了许多改革的思路措施。比如,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坚持把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关键环节,等等。这些思路措施有力推动了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生产力得到大大解放,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壮大,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空前繁荣,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充分焕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广播影视为例,2012年,我国电视剧产量达17703集、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电视动画片产量22.29万分钟、跃居世界首位,电影产量745部、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我国电影票房2002年不到10个亿,今年已突破200亿元,而且仍呈稳健发展的态势。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再次在文化领域得到有力印证。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同全面深化改革一样也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继续推进广播影视改革发展,必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各项改革。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今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取消22项、下放8项行政管理职责,加强了推进公共服务、推动产业发展等7个方面的重要职能。下一步,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理顺职责关系、完善运行机制、创新行政方式,全面履行各项政府职能。要继续推进已转制企业尽快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体制机制,大力培育广播影视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扎实推进三网融合,抓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组建,指导推进影视产业实验区、影视动画产业基地、影视制作基地等的合理规划和建设,增强集聚效应,形成规模优势。要抓住云计算、大数据、宽带网络、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快推动广播影视信息化,实现广播影视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战略转型。要大力实施多媒体全媒体转型战略,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大型传媒集团。
五、走出去是重要战略,必须进一步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针对国际文化格局“西强我弱”的紧迫现实,立足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增进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环境而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这方面,《文化强国之路》一书中有许多重要的论述。比如,在总体要求上强调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在工作部署上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办好孔子学院,在方式方法上提出“本土化”“借船出海”“中国立场、国际表达”,等等。这些论述丰富了我们党关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思想,大大加快了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从广播影视方面看,中央电视台已搭建包括63个海外记者站、2个分台与5个中心站的覆盖全球的新闻报道网络;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成8个地区总站,32个记者站和23个海外节目制作室,播出语种达38个,遍布70多个国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加强了藏、维、哈语节目制作和在中亚国家的落地。影视走出去也有新突破,在总结《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经验基础上,加快推进“中非影视合作工程”,与30个非洲国家签订协议,2年内将有5000多个小时的中国影视节目在非播出,覆盖非洲5亿观众。
成绩固然可喜,差距不容乐观。目前,我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还不多,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输入输出比仍然失衡,“西强我弱”的格局并未根本改变。继续推进广播影视改革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思路模式,不断提高文化走出去水平。要继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拓展采编网络,实现台网互动,加大对重要国际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独家报道,提高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使我国影响国际舆论能力进一步增强。要加强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创新话语表达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形成富有特色的中国话语。要进一步加大广播影视对外交流合作,落实中央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启动“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推动更多广播影视作品走向世界,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