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斌杰谈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和发展
“没有改革就没有大发展,也没有今天辉煌的文化成果。”谈及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激情满怀。改革时间早、整体推进快、发展态势好,是近年来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显着特点。7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果,其中包括新闻出版体制改革。
柳斌杰8月11日接受中央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力打造合格市场主体,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成效显着。全国581家图书出版社中,除盲文、少数民族文字和军队等部分出版社保留事业性质外,有528家经营性出版社要转企改制,目前已完成435家,93家正在进行转企改制,转制率达99%;全国已有1069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登记或转制为企业法人;全国新华书店已有2900多家转制,转制率为96.5%;全国已组建29家出版集团,49家报业集团,4家期刊集团,24家国有发行集团。包括出版、报业、新媒体、印刷、发行等在内的新闻出版上市企业已达41家,总市值2900多亿元。以上这些集团在图书出版、报刊发行、数字出版等领域都发挥了主媒体、主渠道作用,使我们的图书品种、总印数居世界第一位,报纸发行总量居世界第一位,电子书出版居世界第二位,印刷总产值居世界第三位。
二是大力培育公共服务主体,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新的提高。49家党报党刊剥离了广告、发行等经营性资产,组建了报业集团公司,实现了宣传经营业务两分开。确保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满足少数民族同胞出版需要。
三是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资本和外资已经全面进入印刷和发行领域。在全国35.7万家新闻出版单位中,非公有制单位超过32.4万家,占单位总数的90.8%;其中,中外合资、合作或外商投资印刷企业2500多家、书报刊发行企业40多家。
四是坚持深化新闻出版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得到切实转变。在新闻出版总署的带动下,新闻出版系统已经实现了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管办分离。“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完善新闻出版法规,出台、修订了26种法规规章,同时废止了100多种不再适用的规章和文件,精简下放了60多项审批项目。
柳斌杰强调,当前新闻出版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发展步伐和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加快新闻出版业发展为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局服务,通过自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新闻出版业加快发展步伐。
在深化体制改革方面,继续推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确保2010年全面完成转企改制;加快非时政类报纸、期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和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深化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内部改革,建立优良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大力整合新闻出版资源,培育一批大型出版传媒、印刷复制、发行物流集团公司和战略投资者;进一步鼓励、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包括境外资本有序进入新闻出版业;加强资本、产权、信息、技术、人才等新闻出版市场要素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的新闻出版业市场体系等。
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主要是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格局;推进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公共服务,扩大消费市场;同时,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柳斌杰告诉记者,力争到“十二五”末,新闻出版产业实现增加值比2006年翻两番。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基本到位,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速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扭转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的出口逆差状况,大幅度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基本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导、吸收外来有益文化共同繁荣的开放格局。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现代出版公共服务体系,以人为本、面向基层、惠及大众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到2020年,新闻出版产业增加值占当年全国GDP的5%左右,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基本实现全国年人均消费图书6册、期刊3.2册,报纸每千人日130份以上;数字媒体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努力实现我国由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的飞跃。 (记者 吴娜)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