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业务动态 > 规划与发展
真改革带来真发展、真变化
2012-09-26   来源:      [ ]

——访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


  “上半年,新闻出版业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有些领域增速达到了24%。”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10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他说,体制改革激发了新闻出版产业的内在活力,重点领域改革效果显着,很多领域发展态势良好,出版市场整体繁荣,出版产业快速发展,真改革带来了真发展、真变化。
  “牢牢把握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动权”
  记者: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以后,引起了热烈讨论。具体到新闻出版业,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柳斌杰: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总揽全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充分把握,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制定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们要求全行业学习好、领会好讲话精神,用讲话精神统一全行业思想认识、统一改革的行动,着力抓住五个重点:认真学习讲话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重要性、必要性的论述,进一步提高对文化建设和文化改革地位的认识;认真学习讲话对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精辟分析,进一步增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讲话提出的各项要求,进一步明确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认真学习讲话提出的当前改革工作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加快改革的进度;充分认识讲话对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组织领导的论述,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牢牢把握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动权。
  出版社转企改制将如期完成 报刊改革全面启动
  记者:按照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时间表”,全国所有出版社,包括148家中央各部委各单位出版社,都将在今年年底之前转为企业,目前进展是怎样,能如期完成吗?
  柳斌杰:目前,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成效显着。全国581家图书出版社中,除盲文、少数民族文字和军队等部分出版社保留事业性质外,有528家经营性出版社要转企改制,已完成435家,93家正在进行转企改制,转制率99%。其中,地方出版社和大学出版社基本完成转企改制,182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中,除已先期进行转制的和确定保留事业体制的出版社外,其余应该转制的148家,目前已有101家转了制,剩下的将在2010年底前完成转企改制或退出。
  记者:改制后的出版企业生存状况如何?
  柳斌杰:从新闻出版单位改制后的企业来看,凡是改制真正到位的企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部活力激发出来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发挥,成绩也是突出的。转制后的出版单位有三个积极变化:一是实现资产增值保值。根据统计,大部分改制后的出版单位资产都实现了大幅增长,有的翻了几番。二是经营效果显着。改制以后的单位利润增长速度普遍高于没有改制的单位。过去,这些企业的利润率在6%-10%之间,现在多数都在20%左右。三是职工收入增加,涨幅多在30%以上,有些出版社的名编辑年薪能达到几十万元,超过了社长。我认为,改制是体制机制的第一步。对企业来说下一步最重要的是选择发展方向,进行股份制改造、公司制改革,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升竞争力。
  记者:转企改制后,一些出版社做大做强,有些可能会被淘汰,甚至是资不抵债破产了。现在允不允许出版社破产?效益不好的有没有可能被兼并重组? 柳斌杰:出版行业和任何产业一样,一旦进入市场,必然存在生存竞争、优胜劣汰。不是政府让你退出,而是市场让你退出。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充分准备。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实行经营性出版社评估制度,把出版社分成四个等级,对最后一个等级的出版社予以淘汰。怎么淘汰呢?一是交给大型出版集团公司托管。托管期间再评估这个出版社有无生存价值,没有生存价值的就注销。二是对于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出版社,可以自行申请退出。另外,对于有一定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的出版社,可以通过国家或者社会注入资本,让它从困境中走出来。总之要适应市场,有进有退,有生有死,这才合乎事物发展规律。
  记者:目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和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进行到哪一阶段了?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柳斌杰:报刊改革一直在进行试点,现在进展非常顺利。上半年,我们已经基本制定了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方案,并对全国9000多种非时政类报刊做了摸底、排队、分类,并提出改革的方案,下一步就会执行。目前,全国已有1069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登记或转制为企业法人。49家报业集团全部完成了“两分开”,以发行、印刷、广告为主组建报业集团公司,大大提升了发行和经营能力。
  最大的难点就是一些办报办刊单位对报刊自身性质的认识不统一。在国外,报刊都是商品,我国的报刊也是卖钱的。但我国报刊社有事业、国有单位的说法。所以,对于一些报刊到底该不该转制,认识还需统一。现在看来,经营好的报刊都要求转制,一些经营差的报刊还想继续依靠政府生存。
  “只有航空母舰才能进入深水区”
  记者:2009年,新闻出版总产出突破万亿元。请您详细谈谈新闻出版业在做大做强上有什么样的成果?
  柳斌杰:自2005年中央就文化体制改革正式下发文件以来,新闻出版总署作了全面的部署,制定了9个分类改革的方案。其中一个就是围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大做强来进行改革。目前,全国已组建29家出版集团,49家报业集团,4家期刊集团,24家国有发行集团。包括出版、报业、新媒体、印刷、发行等在内的新闻出版上市企业已达41家,总市值2900多亿元。
  以上这些集团在图书出版、报刊发行、数字出版等领域都发挥了主媒体、主渠道作用,使我们的图书品种、总印数居世界第一位,报纸发行总量居世界第一位,电子书出版居世界第二位,印刷总产值居世界第三位。但还是大而不强。所以我们还提出要组建“三个大型”。一是要组建足以进入世界前列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因为只有这样的“出版航母”才能进入深水区。二是组建大型印刷服务企业集团。三是组建大型发行物流集团。我们正在组建两个由十几个省市联合的大型发行物流集团,实现大市场大流通目标,彻底打破地区封锁。
  记者:随着非公有出版发行企业逐步壮大,下一阶段会不会有更多政策对其予以扶持?
  柳斌杰:鼓励非公有资本发展文化产业是中央的政策。目前,发行、印刷方面民营、外资比重很大,数字出版民营也比较活跃,非公有文化工作室策划能力也不断增强,成为图书策划的重要力量。我们鼓励它们同国有出版单位“合作、合营、对接”,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允许的环节,具体有三种做法:
  第一是进行资本合作。现在,有相当多的非公有文化工作室加入到像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中来。第二是进行项目合作,非公有文化工作室和国有出版单位共同策划出版重点图书、畅销图书或引进图书。第三是进行国际出版项目合作。如今,非公有文化工作室中有一大批是海归人士创办的,从业人员素质较高,与国外出版界联系紧密,有这方面的优势。政府大力支持他们参与外向型出版物的生产。
  “支持记者和新闻单位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记者:近日,维护新闻记者合法权益问题再次引发关注。新闻出版总署近期有没有什么举措,指导各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加大对新闻媒体及其合法权益的保护?
  柳斌杰:这也是国内外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舆论监督是社会文明进步不可少的力量,一定要维护记者合法采访的权益,否则,社会正义就无法维护。记者只要反映的是真实事实,就应该受到保护。有些单位对记者做出不适当的处理,我们是一直干预的。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如何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在已出台的法规规定基础上,出台关于规范新闻采访秩序的意见,包括规范相关联的党政部门、新闻单位、新闻记者、新闻当事人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规范媒体自身行为等。
  新闻出版总署态度向来非常明确,支持记者和新闻单位维护正当权益,保护记者不受人身侵害。对于侵害记者合法权益,甚至于采取非法手段阻止记者正常采访活动的行为,将坚决制止,坚决谴责。(记者 璩静)

来源:新华网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