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钧
良朋满座,要我谈人情,一时兴起,说了许多话:千里马愿意遇见伯乐,也愿意遇见周穆王、项羽、关公、唐太宗。圣人出,马在马槽里吃草;圣人不出,马在郊野吃草。良马愿意吃槽里的草,所谓圣人就是他的知己。马愿意为知己所用,人世的快乐和辛酸、耻辱和光荣,马愿与之分担。马不负人,英雄也不负马。
有志于政治事业的人,他可以贪(立国家亿万年不朽之基业),可以痴(到了黄河也不死心),说得典雅一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是贪,“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痴。可是万万要戒“嗔”,要忍人所不能忍,要坚百忍以图成,要持其志勿暴其气。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远可忍,近不可忍;天灾杀人可忍,人杀人不可忍。中国人杀外国人可忍,外国人杀中国人不可忍。中国人杀中国人可忍,杀了我的家人、党人便不可忍。在中国,“正义”就是这样被诠释的。
中国人把歧视看作人之常情,没有立下法律加以禁止。在教育方面,也只是教人上进以摆脱他人的歧视。
当然,人上有人,楼外有楼,并没有一个至高之处可以维护完全的自尊。但是歧视的结构是金字塔式的,立足越高,能够歧视你的人越少,而可以供你歧视的人却越多,这就是“光前裕后”的成就。
老伴培植了十几盆兰花,盆中没有土壤,只有维持湿度的青苔。她说,兰花是唯一可以在空气里生长的花,它在山上岩石的缝隙里也可以开得很好。
我想起宋朝画家郑思肖画兰,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从此露根兰花成为国画中的一个主题。
据说郑思肖画露根兰花的时候很悲观,他认为这样的花会迅速凋零,正如有气节的文人面临绝境末路。这个比喻常在海外的华文作品中被使用,用以描述移民的处境,但我认为还可以有另外的解读。
移民漂洋过海,失去中国文化的滋养,犹如无土的兰花;移民到任何环境,纵然一无凭借,也能赤手创业,犹如露根的兰花。我们不依赖任何偶像、任何权威、任何政治利益,自有高洁、坚韧的生命力。露根兰花向我们宣示:没有土,我也能活;没有土,我也能开花;没有土,我依然有君子之风、王者之香。
来源:《水流过,星月留下:王鼎钧纽约日记》 王鼎钧 着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