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阅读 > 引航阅读 > 传统与现代
多剧种《牡丹亭》姹紫嫣红开遍
2017-01-06   来源:      [ ]

谢柏梁


  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汤显祖的《牡丹亭》呱呱问世。此前三年,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已写就。东西方两部浪漫的爱情名剧,从文学本和演出本两个层面上,四百年来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敲击着人们审美认知、喟然感叹并热切向往生死绝恋的心弦。

  在2016年亚洲和欧美部分国家举办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的演出、演讲和学术会议的热潮中,由中国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戏曲学院和汤翁家乡抚州市政府组织的各剧种“杜丽娘返乡省亲晚会”,在汤显祖大剧院上演后,赢得了演剧界、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晚会不仅汇集了昆曲、京剧、越剧、川剧、黄梅戏和赣剧、盱河高腔等八大戏曲剧种,还有中央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中英肢体剧和中美合作的话剧《牡丹亭》片段,共同为观众奉献了风格各异却又同样光彩照人的杜丽娘形象。

  昆曲是《牡丹亭》的最佳载体,《牡丹亭》是昆曲的最佳品牌。这是一个戏剧史上最为真实的悖论组合与惊天逆转:汤显祖作为江西人,其《牡丹亭》原本是为当地的宜黄腔写作的。他在《七夕醉答君东》中题咏到:“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但是宜黄腔毕竟有地域的局限性,此时在全国范围内扶摇直上的剧种是昆曲。苏州昆曲界的专业人士,很快就发现了该剧与昆曲精魂相合的内在联系,以吴江派首领沈璟为代表的一批苏州大曲家,成功地将《牡丹亭》予以了昆曲化的移植改编。这些基于声腔和上演起见的改编,却引起了汤显祖的勃然大怒:“彼恶知曲意哉!余意所知,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

  但是事情的发展并非以汤翁的意志为转移,昆曲界人士强大的改编与搬演力量,使得一部不是为昆曲而写的剧目《牡丹亭》,居然成为昆曲的最佳代表剧目。到了乾隆年间的叶堂手中,他又尽可能回归到汤显祖原剧的范围内依词度曲,最大限度地吻合了汤显祖的意趣神色。当代昆曲大家张继青被法国人称之为“东方歌剧皇后”,中国各种版本的昆曲《牡丹亭》到欧美巡回演出,已经成为常态化的文化现象。

  京剧的《牡丹亭》改编,总的来看只是昆曲昆演和昆曲京演。即便是京剧大师的表演,也很难超越昆曲大家的表演典范。《春香闹学》有京剧的味道,但也只是一折戏而已。倒是国家京剧院的国戏在读研究生王珺,别出心裁地将“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用梅派四平调开唱,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扬。今后京剧如何改编上演汤显祖的本戏,还是有待探索的一个课题。

  越剧的《牡丹亭》改编,到目前为止最有声势也最有成绩。浙江越剧团就有两个版本,中国戏曲学院越剧班有一个版本,福建芳华越剧团有舞台版和电视版。浙越最早的版本是国戏第三届青年研究生班的李沛婕,她的毕业作品就是吕建华改编的2004越剧版《牡丹亭》。这部作品的特色是略微减少昆曲杜丽娘的仙气,让她更加低调地回到人间,贴近百姓,追求的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与观众产生共鸣。到乡镇演出的时候,主创人员都怕老百姓看不懂《牡丹亭》,但结果老百姓恰恰对这出戏最为欢迎。有位老先生含着泪对主演说,越剧观众期待了四十年的《牡丹亭》,终于在舞台上呈现了,我向你们道谢!

  从文学品格上来看,国戏越剧班的毕业大戏《牡丹亭》较为高蹈一些。由颜全毅改编的剧本,将越剧小生与柳梦梅对接起来,杜丽娘成为第二主角。全剧风光绮丽,充满了诗情画意,得到了越剧观众的一致好评。

  川剧《牡丹亭》别开生面。名家陈巧茹在前半部羞羞答答,表演温婉有如昆曲风格,但在后半部却风格迥异。在阎罗殿的妖魔鬼怪面前,川剧杜丽娘泼辣果断,大开大合,与娇滴滴的苏昆杜丽娘形成鲜明对比,充分展现出四川女孩子的刚柔相济、炽烈火热的辣味。

  黄梅戏的《牡丹亭》以湖北、安徽的版本为例,迄今已经拥有了一些戏迷。但整部剧的精致化与经典化,还在继续努力的过程中。

  地方戏中演过《牡丹亭》的剧种还有豫剧、北路梆子、秦腔、青海平弦戏、粤剧等多个剧种。秦腔名家左秋芳将这出戏作为自己的代表作之一唱到民间,唱到连北方观众也同样喜欢,实属不易。

  在汤显祖的家乡,着名戏剧家石凌鹤先后将《临川四梦》改编成赣剧,其《还魂记》两次上庐山为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高层演出,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从现在陈俐教授演出的版本来看,其表演之欢快,场面之流动,青春少女娇羞之外的春情涌动,比起昆曲来显然要热闹许多,节奏也明快很多。采茶戏和圩河高腔版《牡丹亭》,这几年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

  在海外,比较知名的演出有德国版、欧版和美版三种。

  德国版《牡丹亭》是德国汉学家洪涛生创办的北平德国剧团排练演出。该剧于1936年先后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国上演,德语版《牡丹亭》体现出中国式生死不渝的爱情,引起了德语戏剧界和文化界的一片惊艳之声。

  欧洲版《牡丹亭》由世界级前卫导演彼得·谢勒执导,谭盾作曲,英语和中文双语演出为主,全部时长3小时。该剧于1998年夏首演于伦敦巴比肯中心,1999年春于美国柏莱克演出,在欧美戏剧界都有较大的影响。该剧的特点是西洋美声歌剧、话剧和昆剧三线并行。其中昆剧部分由华文漪饰杜丽娘、史洁华饰春香。不仅许多西方观众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就连身穿紧身衣、水袖化作两缕纱的华文漪本人都沉浸其中而难以自拔。黄英的歌剧版杜丽娘也引人入胜,《华尔街日报》评论说:“黄英丝绸般的音色对杜丽娘角色的诠释,是歌剧《牡丹亭》最吸引人的一部分。”

  美国版《牡丹亭》由旅美华人陈士争执导,演出时长为20小时,由温宇航、钱熠主演,评弹辅演。该剧原本是林肯艺术中心与上海昆剧团的合作项目,后来因故辍演,引起了国际文化界和欧美政要的极大关注。林肯艺术中心独家打造的《牡丹亭》参加了欧美诸多主流艺术节,在国际上影响较大。

  随着汤学作为可与莎学媲美的显学地位的确立,随着中国文化方兴未艾的国际化传播,《牡丹亭》和其他汤剧,还将在国内外化身为不同样式的艺术体现方式,例如刚从英伦三岛载誉归来的中央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牡丹亭》,例如中英肢体剧和中美话剧《牡丹亭》的艺惊四座,庄严妙相无穷飞花,同一法身幻化无穷,都会在国际剧坛上获得更加广泛的影响,具备更多经典的意义。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1月6日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