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梅 邵龙宝
内在思想和精神的独立、自由与外在言语和行为的自主、自为是独立人格应有的两大特质,它们在表现和反映独立人格时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共同促进社会思想文化与实践活动的创造性进步。由孔子开创的“儒家的文化传统有一个长久的文化渗透,它要求人要有德性、有内在的独立人格,并且要求人在五伦关系的‘共同体’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它既强调对‘共同体’的责任和义务,又要生长出自己的独立人格。”通过《论语》,我们可以感知孔子在其中所传递和表达出的强烈鲜明的独立人格思想,这种思想,是以“仁”为内容的精神内核和奉行“一以贯之”之道的君子的外在形象共同体现的。
仁:独立人格思想的精神内核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独立人格的精神内核。在《论语》中出现的“仁”达109次,表明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把“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将人从“神”(帝、天)的神秘笼罩下解放出来,所以郭沫若说它“是对于人的发现”,梁启超认为它是人类“同类意识(同情心)的觉醒”。《论语》中具有独立人格的“仁者”有四个方面的具体特征:
首先,仁者自觉自为,身体力行地塑造和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塑造与保持这种独立人格需要主体自觉能动的思想和行为实践,而非仅仅依靠别人、依靠教育或依靠外力所能完成,所谓“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充分显示孔子对于为仁的自觉与自信,而自觉自信则是独立人格的特质所在。
其次,仁者爱憎分明地维护和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孔子强调直道而行,是非分明,那种不分是非善恶,毫无原则地忍让妥协,曲意逢迎,四处讨好,八面玲珑,貌似忠诚,实则欺世盗名的人,是孔子斥之为“德之贼也”的“乡愿”(《阳货》),而决非具有独立人格的君子,因为孔子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阳货》)花言巧语,一副和气善良的脸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再次,仁者十分珍视和爱惜自己的独立人格。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认为君子为了坚守仁德和人格独立,为了自己的信仰,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即使在“三纲”之首的君臣关系上,孔子亦力倡和谐君臣关系下的人格尊严,个人应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不听天由命、不逆来顺受、不委曲求全、不畏惧权威,从而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最后,仁者同样尊重、成就别人的独立人格。孔子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无论对方的地位、身份如何,对其人格都应尊重。孔子不仅在人格上视“匹夫”、平民为与自己一样平等、独立、值得尊重和爱护的个体,更是将居于统治地位的人君和有志于“仕途”的士应具有独立人格视为当然的要求。《八佾》载: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可见,在孔子看来,君与臣相对来说,身份地位无论多么权威,也应对臣以礼相待,不可在人格上藐视对方。
道:独立人格思想的依托
孔子一生“志于道”(《述而》),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若“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公冶长》),可见其对于“道”矢志不渝的执着追寻。那么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之“道”到底是什么呢?张岱年认为:“在《论语》中,所谓‘道’,即专指‘人道’。”既是“人道”,必不能离开人间而将“道”落于空谈,道恰恰是在日用伦常中才能得以体现。就孔子个人来说,他在一以贯之的“道”的指引和独立人格的支撑之下,在不同的年龄段展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写就了他在学问、修为及人格上逐步完善,不断成熟的人生轨迹。孔子认为,那些口口声声标明自己“志于道”却“耻恶衣恶食”的士,是“未足以议”即不值得与他们谈论什么的,他所称道的是“躬行君子”,是将仁爱之心化为对身边凡人的关切、理解、体谅与尊重,在举手投足间看似无意的自然流露。《卫灵公》篇所记孔子与盲人乐师见面的事例足以说明这一点——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另如《子路》篇所载: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由孔子的回答我们知道,“恭”、“敬”、“忠”这三种体现仁的德行不在文人之士的侃侃而谈、宏篇大论中,恰是在凡常俗事如“居处”(在家)、“执事”(办事)和“与人”(和人交往)中;不仅在文明发达的国中城市,即便是荒蛮落后的夷狄之地,也是不可放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