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阅读 > 引航阅读 > 传统与现代
曹雪芹家为何成了雍正的眼中钉
2012-12-10   来源:      [ ]

周汝昌

 

  《红楼梦》里隐藏了清代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解读了这件大事,也就窥破了《红楼梦》的谜底。胤礽刚刚长到一岁半的时候,康熙即立此幼孩为皇太子。康熙四十七年9月,康熙却下令废黜胤礽,决不再立嗣位人,有敢妄图者定予严惩。雍正篡位后,他深知曹家是太子一“党”,皇家一切内幕机密,他们了如指掌,怕一旦泄露了他的“天机”,所以必须找个借口“治”他们——这就是曹雪芹家为何成了雍正眼中钉的原因,也是一部《红楼梦》中的“假语”“真事”。

  鲁迅先生是第一个深刻思索《红楼梦》的成因与曹雪芹身世的大学者。时当20世纪二十年代之最初,胡适、俞平伯诸位“红学”专家都还没有这种思力。例如,胡适认为曹家的败落不过是“坐吃山空”的“自然趋势”,鲁迅却说不然,

  他明白指出:“不知何因,似遭巨变”。这种大学者的思想穿透力(penetrating insight)真是令人钦佩赞叹不已——因为那还是80年之前的预见!而直到今日,这才初步探索粗有成果,证实了他早已指出的“巨变”的远因和近果。这“因”这“果”才是引发出一部《红楼梦》的“谜底”。

 

  百年来异说纷纭的谜团

  在揭示这一重大谜底之前,先得让我郑重表明一点:谜底本是清代政治史上的一大事件,而《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就是说,这涉及到历史与文学的“关系”的问题。有不少人一听说《红楼》要讲历史,就“害怕”将文学(作品)错当了历史(纪录)来看待了,是犯了“错误”,云云。殊不知,曹雪芹这位奇才和文学巨匠的奥秘和本领之不可及,正在于他极其巧妙地将二者“综合”在他的笔下和纸上,人们熟悉的所谓以“假语”将“真事”隐去的涵义,正在于此。请听我为君一解百年来异说纷纭的谜团——

  第一,小说里面不止一次写到荣府匾额是“先皇御笔”,这先皇指谁?就是曹雪芹祖孙几辈人与他“同荣同难”的康熙大帝。康熙幼时不为父皇顺治所钟爱,他的生存与成长全得一位“嬷嬷妈”(汉语“保姆”)的心力辛苦(包括抢救痘疹生死之关、抚养爱护、教导一切礼数、言词、行止、读书做人的道理)。这位嬷嬷就是雪芹的曾祖母孙夫人——曹玺之妻,康熙终身视她为真正的慈母(生母佟太后早亡),为了孝恩而厚待于曹家,种种特殊恩惠,后世人不解了。康熙南巡时,重见孙嬷嬷,记载者说他还是称她为“吾家老人也”——是作为“一家人”(亦即亲人)来礼遇的。

  第二,小说里写到秦可卿丧殡之事时,特笔点出了一个“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名目。说他早年留下了一副好棺木(那时叫“板”),而后来因“坏了事”,就不曾用得——遗在薛家木店中,也“无人敢用”……这一笔,可就重要极了!这一笔,牵引着全部书的大命脉——实际上是“隐”着曹家大悲剧的一段“真事”,而名之曰“故事”。

  “义忠亲王老千岁”又是谁?原来,康熙是个雄才大略之人,最喜的是上等人才,尤其文武双全之、能办大事的人。他为了身后皇位继承的大计,费却了不可计量的心血,也带来了难以对人倾诉的烦恼和痛苦。

  化繁为简地说:康熙在诸皇子中暗地观察考验,选中了次子,名唤胤礽者。于康熙十四年明诏以示天下,立胤礽为皇太子——是为“东宫”的“储君”,即预定嗣位人。

  胤礽本来材质非凡,父皇钟爱,为他选取了名师宿学作为师傅,并为他在畅春苑的西侧,特建一所读书居住之所在,名曰“西花园”(园址在今北京大学之西门对过儿)。

  正因如此,诸位其他皇子,遂皆抱嫉羡之情怀,而暗藏不良之异志。他们想方用计,图谋“搬掉”胤礽,伺隙谋位。——而这其中,最阴柔、最深隐、最老谋深算、不动声色表面“安静”的,就是胤禛,注意:“禛”字左“礻”右“真”。请牢记:这个“真”字在清代成了一个极端神秘、不可触及的最大最怪的“忌讳”!

  当然,曹雪芹开卷就特意先写一个“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不可言,只好说“假”。即是说,“假语”和“满纸荒唐言”是手段,是逼出来的,是不得已的“反面《春秋》”,但其目的却仍然是要等待后来“具眼”之人能从(今曰“透过”)假中觑破“消息”得到本真。这就是我们今日还要讲述雍正为何下毒手毁灭曹家之原由。

 

 

< 1 2 3 >   跳转 页     共3页   第 1 页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