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阅读 > 引航阅读 > 人物
从童话中走出的理论家、出版家
——怀念“神笔马良”之父洪汛涛先生
2017-06-01   来源:      [ ]

洪画千

  

res02_attpic_brief

洪汛涛和“神笔马良”

  

在我国,很少有人不知道“神笔马良”。童话《神笔马良》的作者洪汛涛先生是有广泛影响、深受几代少年儿童热爱的文学大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才识卓越的出版家,也是一位感悟独特、论理卓越的理论家、教育家,还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

  一位作家,如果能在某一方面作出开拓性的贡献己属不易,而洪汛涛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开创。他的一生创作总量高达500多万字,体裁涵盖文学的各个门类,作品始终都能植根于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历史进程,凸显了历史、时代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独树一帜的地位。他在各个文学领域建树颇丰,至今己出版《神笔马良》等着作共百余部,其中一些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有的被编入课文,有的拍成电影,有的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洪汛涛的文学生涯是从写诗开始的。他的童年在贫困和战乱中度过,而他偏偏爱上了文学写作。抗日战争关系到民族盛衰、国家兴亡,“七七事变”以后,诗人们吹起抗战的号角,把郁积在胸的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化为诗歌,成了鼓舞人民斗志富于时代意义的声音,洪汛涛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诗,中心是抗日,大多抨击当时的黑暗统冶。他还写过一些散文,《我的一篇作文》指责的是汉奸,也暗喻当年当局的那些贪官污吏。《放生池》写的是一个行善放生的地方,日本侵略者却用来作为刑场。这两篇作品,寓意深刻,引人深思。从这些文字中,我们读出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满腔怒火,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赤诚之心。

  洪汛涛开始写作,笔锋就异常犀利。1948年7月,20岁的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天灯在看你》(青年作家月刊社)。这集子内分苦难曲、真挚的声音、火箭篇、杜鹃花、小草集五辑,主要描述底层人民生活的灾难,知识阶层的苦闷和彷徨,青年人的理想和困惑,和对于社会黑暗现实的不满。1949年5月杭州解放,他接连写了三首诗:《有太阳的日子》《解放的日子》《我们的日子》分别在几家报纸发表。这时,洪汛涛的第二本诗集《尸骸的路》也出版了(活力出版社),它是《天灯在看你》的继续和发展。前一本诗集更多是对现实的不满,这本诗集则是对社会黑暗面的抨击。1985年,艾青主编的《中国四十年代诗选》收了洪汛涛的三首诗《画市侩》《小牛犊》《今天,我第一个早》。臧克家在序中指出:“这集子里的诗,如同暗夜天空中的繁星万点,不论大小,每一颗星,都以自己的光亮,自己的特色,在诗的银河中照耀。”

  洪汛涛从事于童话教育这门新学科,写过不少饶有见地的理论文字,呼吁重视开发和引导少年儿童的智力。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指导一些学校从“童话阅读”基础普及工作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到“童话引路”、“童话先导”的教改科研项目上来,提倡孩子自己写童话,让童话进入课堂,进入他们的学习和家庭生活。

  洪先生创建的童话教育是以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为轴心,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核心,在教学内涵和童话外延上紧密结合,开发少儿的幻想智力,把他们培育成适应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新人。1987年、1988年两年,他远赴湘西,指导箭道坪小学“童话引路”教学实验,创办和举行了“全国少年儿童金凤凰童话写作大赛”。而他对家乡孩子的培养与关爱也同样令人感动,《少年儿童故事报》自从1985年元旦创刊后,开展了诸如“童话夏令营”、“未来作家大奖赛”等各种有益于孩子思想品德与写作水平的活动。不论是炎夏还是寒冬,只要报社来函邀请,他都会热情前往参加,严雪华副主编感慨道:“洪老有时一年要来杭州好几回。杭州这个地方风景虽好,可气候不怎么样,夏天热得要命,冬天又湿冷湿冷的,可洪老从未计较过。最可贵的是他从未提过报酬,我们着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从来没有说过价码,偶尔送点儒雅的仿南宋官窑的‘瓶’什么的,也是推辞再三。他说:‘看到孩子们有故事听,有童话看,我就觉得比什么都开心,作什么样的付出都值得。’”

  1992年5月初,洪汛涛回到了他读书和工作过的母校浦阳一小,勉励孩子们用手中的笔写童话。在洪老的激励和指导下,浦阳一小成立了“马良文学社”,并创办了社刊《太阳花》。1995年,“马良文学社”挑选了80篇佳作汇编成童话集《我们都有一枝神笔(浦江孩子的童话)》。洪汛涛仔细地阅读了全部作品,并写了题为《浦江孩子写童话赞》的序言。他多次回到母校看望孩子们,当2000年“马良文学社”又编印第二本童话集《我们都有一枝神笔》时,他再次为之作序。在序中,他肯定了孩子们的成绩,也肯定了母校童话教学的成功。

  也许是受到浦阳小学的启发,杭州市下城区游泳巷小学稍后不久即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着眼、开发学生智力入手进行了童话教育,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于1995年12月15日成立了“马良童话社”,聘请洪汛涛担任顾问。此后的5年中,他先后4次专程前往杭州,来到游泳巷小学指导童话社制订计划,开展活动,给童话社社员讲童话创作课,具体指点孩子们读童话,创作童话,修改童话。召开座谈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解答孩子们的问题,让孩子们从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取童话的营养。“马良童话社”的孩子们5年中创作了约3000篇童话,出版了《我们都是马良》童话专辑5本。洪汛涛不但为之题写了书名,还为四本专辑写了序。

  洪汛涛曾参加主持全国和地方评奖工作,担任文化部“儿童文学讲习班”讲师,倡议举行一次次儿童文学理论研讨会,出席全国各地的座淡会、研究会、年会等等,讲童话的理论问题。他是一位颇具成就的理论家,留下了一百多万字的理论,特别是41万字的《童话学》,填补了世界文学的空白。

  1983年,为了写作《童话学》,他大量阅读童话作品,边读边编选,编成《中国童话界·低幼童话选》,计收100篇作品,其中3篇是中国台湾地区的童话。在书的“序言”中,他写下了愿望“愿这次选编,是一次童话的沟通,希望能看到更多精彩的台湾童话作家的新作品”。在稍后编定的《中国童话界·新时期童话选》“序言”中,他呼吁“特别要提的,这本选集里还收了几位港、台作家的童话。由于作品不是直接收来的,我们也无法得知是不是他们的代表作。不过,我们就这几篇作品来看,可以知道港、台作家在童话艺术上的看法和我们相一致,他们作着与我们同样的努力。我们多么希望和港澳的、台湾的童话作家们,围聚着一个桌子,交流童话创作实践的心得体会,一起探讨童话创作艺术上的种种有关问题。愿这一天,尽快来到”。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台胞纷纷回大陆探亲。在这样的形势下,洪汛涛又从香港友人处得知,台湾文学界朋友于1985年成立了“儿童文学学会”。他想,不妨直接同他们联系,请他们提供作品,以编辑一本台湾儿童作品集。经过和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讨论,由洪汛涛与责任编辑王笑非写信联系。1986年秋天,他把信寄到香港友人处,再转寄台湾儿童文学学会。将近三年之后,在他主编《台湾儿童文学》的“编者说”中,讲了当时情况“我们率先向台湾儿童文学界呼吁,可是没有得到台湾方面的反应。那时候,我们就想编一本台湾的儿童文学选本,将台湾的儿童文学作品,介绍给大陆的三亿五千万儿童”。洪汛涛一面耐心地等待,一面继续坚持不懈地向大陆读者介绍台湾作品,在报刊编辑了许多台湾作品专辑。事情总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桩事情引起了台湾文学界的关切。渐渐地,通过香港友人的帮助,终于有许多台湾作家同他有了信件交往。有了信件来往,友谊随之建立。1988年9月,台湾作家林焕彰等发起成立“大陆儿童文学研究会”。随即,洪汛涛在上海成立了“台湾儿童文学研究会”。对此,林焕彰在后来的悼念文章内较为详细谈了当时情况,“洪先生看到报道,又和我们联系上了。而且,他在同年的11月,分别以其在上海成立的‘台湾儿童文学研究会’名义和以他个人署名寄来的两篇短文向台湾儿童文学界朋友致敬,表达两岸‘儿童文学一家’的想法,并祝贺‘两岸儿童文学的通航’。总之,洪汛涛先生是两岸文学交流的先驱,也是成功的造桥者。”洪汛涛还做了大量的世界华文文学的开拓和建设性工作,这两件都是开创了先河的工作。

  1956年11月,28岁的洪汛涛来到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式从事他盼望已久的编辑工作。这时,他的《神笔马良》已赢得广泛欢迎,电影《神笔》已在国际上获得五个大奖。到出版社后,他分到“知识读物编辑科”,编辑地理游记方面的读物。洪汛涛夜以继日地埋头于书稿之中,可用的稿子要加工、送审、批号、发排、看数遍校样;需要更动返工的稿子,要给作者写信通报或者上门拜访,提出意见。编辑工作具体而又琐碎,他做得十分敬业,乐此不疲。

  人们常说,编辑工作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洪汛涛常说“既已担任编辑,就需甘心为人作嫁,把作者的成功,看得高于自己的成功,要真心诚意对待作者,而不能居高临下,把作者视为手下的臣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编过各类书籍,同各方面作者打过交道,都能真挚而谦虚地礼貌待人。为了使书稿臻于完美,有的在书信中交换意见,有条件的则登门拜访,还有一些书稿,由于作者遇到困难,一时无法下手,那只得征得同意代为修改。

  洪汛涛在《我的自传》中也讲到:“培养和帮助新作者工作,是大量的……曾应美国邀请前往讲学的四川大学教授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作者),他还在大学读书时寄我稿件,我帮助他修改发表,使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取得成就。他曾在《我与儿童文学》一书中提及,表示感谢。河南作家余辰的第一篇稿件《新同桌》,是我从字纸篓里废稿中拣出来的。湖南作家邬朝祝的早期作品《红军帽》,是我逐字逐句改成儿童文学作品的。这类例子可以举很多很多。许多今天很有成就的中年作家、青年作家都已和我成为有交往的朋友。”

  1980年7月,洪汛涛从北京主持第二届全国少儿文艺创作评奖归来,参加了少年儿童出版社《巨人》丛刊的筹备工作。当时《巨人》并无单独的编辑班子,也无单独的办公室。大小事务,全由洪汛涛操劳。他先拟订编辑计划,之后又分别去三位主编家里请他们审阅,听取意见,再修改。当时,陈伯吹已75岁高龄,贺宜在家养病,包蕾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班。有什么事或意见,必须由洪汛涛上门联系。与此同时,他还考虑给哪些作者写信,要根据各人不同的创作实力与擅长,分别约请他们写稿。他亲笔给全国的作者写了200多封信,他的诚恳与热情得到了热烈反响。1988年7月,“全国少年儿童金凤凰童话写作大赛”授奖会结束后,洪汛涛要主编《中国孩子写的童话·金凤凰》,他亲自为100篇获奖作品逐篇写评语。

  六月一日是国际儿童节。在孩子们的节日里,我们特别怀念这位少年儿童的好朋友——洪汛涛先生,他的名字、他的作品、他的贡献将载入一代代孩子的童年记忆里。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发布时间:2017年5月24日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