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阅读 > 引航阅读 > 人物
古籍整理出版事业中的叶圣陶
2016-04-21   来源:      [ ]

齐浣心


  叶圣陶是我国着名的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时还是古籍整理出版专家。


编订《十三经索引》


  《十三经索引》的编订为广大专家学者提供了一部高质量的检索工具书。1929年,叶圣陶决心编订一部《十三经索引》,他在上海闸北寓所内开始了这个艰巨的工程。当时工作条件非常差,他只能白手起家,开始做些断句、编定编目简称等工作。按照编目的简称对全书分门别类、排列成序的工作则动用全家人一起上阵——夫人胡墨林、叶圣陶母亲和王伯祥的女儿王浚华及胡墨林的姑母等,利用剪刀加浆糊,粘粘贴贴,编订工作就这样艰难地坚持着。到1932年时,索引的编订已基本完成。这时,“一·二八事变”发生,整个上海笼罩在战火中,叶圣陶一家老小匆忙搬到租界,已经编成且手工装订成册的一百多本书稿被装入一个大木箱,无法带走,留在了闸北寓所“未厌居”内。幸运的是这部书稿历经战火没有遗失、损毁。1934年,全部编订完成的《索引》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十三经索引》的书名由叶圣陶本人撰写,字体采用的是隶书,扉页有弘一法师的题签。叶圣陶终于实现了“乍睹经语,能展卷而得其出处”的愿望。开明书店在《十三经索引》后,又推出了《十三经经文》(断句)版,叶圣陶为这两部书撰写的宣传语是这样的:“本书将十三经经文用最经济之方法排印,以便读者之翻检、携带、保存。断句正确,校对精细。版式装本与《十三经索引》一致,中缝且注明篇章。凡购买《十三经索引》者,兼备本书,使用益便。”1957年、1959年中华书局利用原纸型两次重印《十三经索引》;近五十年后的1983年,这部《十三经索引》做了注疏的补订工作后,再次由中华书局重新印制出版。

  推出《十三经》和《十三经索引》后,叶圣陶在开明书店又策划了《二十五史补编》和《二十五史人名索引》等古籍图书。

值得一提的,一是《十三经索引》没有按照四角号码排序,而是沿用传统的笔画排序。叶圣陶在《自序》中解释,会用四角号码的人不多。实际情况是,当时四角号码的使用方法是商务印书馆的专利,未经许可使用属于侵权,是要打官司的。二是叶圣陶将这部工具书的书稿交给了当时他和夫人任职的开明出版社,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大社相比,开明出版社在硬件方面没有那么成熟,在校对、排版、装帧、印刷等工作中都碰到很多困难。


参与整理出版《史记》


  1958年,毛泽东指示整理出版“二十四史”,相关工作迅速开展起来。叶圣陶虽然不是“二十四史”编委会成员,也不是编纂人员,但他却实实在在地为“二十四史”的编纂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可以说他是该书编纂的幕后英雄。《史记》的整理工作由宋云彬承担,1958年宋云彬草拟了《史记集注》的庞大计划,同年3月,他将这个计划分别寄送给叶圣陶、郑振铎、齐燕铭、金灿然等第一届古籍小组成员,并点将请叶圣陶将他的计划转交给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历史分组及翦伯赞和胡绳。这一点将,就把叶圣陶推到了台上,自此,他就成了宋云彬点校《史记》工作的主要请教对象。据宋云彬日记中记载,仅1958和1959两年间,宋云彬向叶圣陶书信、当面请教达数十次之多,有关标点断句的交流、切磋、请教从未间断,比如1959年7月18日,叶圣陶关于《史记·汲黯传》中“黯褊心,不能无少望”句、《史记·卫青传》中“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句的断句问题,在回复宋云彬的信中说到:

  “‘黯褊心……’一句,照我想,还是要让‘褊心’连在一块儿。‘褊心’二字是个形容词性质的词组,与‘小器’‘大度’之类相似,‘黯褊心’等于说‘黯褊急’,‘黯不能无少望’,很完整,现在插入一个形容词词组,说明‘不能无少望’的原故;如果作‘黯褊’,不知汉和汉以前有单用‘褊’字的例子否,我猜想恐怕没有,我又猜想太史公这儿的‘褊心’就是从《诗经》来的。”在同一封给宋云彬的复信中,叶圣陶对一个字也不放过,他说到:“至于那个‘生’字问题,我简直说不上来,不过说‘生’字无意义,只为加重语气,我以为这样的说法须保留,必须找着好些个‘生’字无意义的例子,而且都是在汉和汉以前的,此说才能成立。‘生憎’‘生怕’出现很晚,不足为据,这个‘生’字是不是可以作‘此生’‘生活’解?‘这一辈子能不受打骂就好了,还巴望什么侯呢?’请看是不是讲得通?”

  信中语气完全是商量切磋的口吻,足见叶圣陶对他人的态度十分谦虚。当时叶圣陶已担任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同时担任古籍小组成员,在国内颇具声望,然而他始终以一位普通人身份立于群众之中。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及时快速回复宋云彬,且在信中同样态度谦逊:“今晨接惠书,灯下敬答所问,书于别纸,这类问题很有趣,我乐于想一想,尊书或须留供他日参考,仍奉还。”

  就这样,在叶圣陶的关心和帮助下,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宋云彬终于圆满完成了《史记》的点校工作,献礼建国十周年,完成了毛主席交办的任务。

  编写《文言读本》和《新华字典》叶圣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编写了大量国语课本,有独立完成的小学用、高级小学用《开明国语课本》,也有与顾颉刚、宋云彬、郭绍虞、徐调孚、朱自清、李广田等人合作编写的教科书、精读文选、国文读本等。其中最有名的一本是他与朱自清、吕叔湘二先生合编的高中教材《文言读本》,因其由开明出版社出版发行,故一般称为“开明文言读本”,这本教材为高中教育提供了渴望已久的文言教材。《文言读本》从“文言的性质”“语音”“词汇”“语法”“虚字”等五个方面,讲授古汉语基础知识,对近二百个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代词、介词、连词、语助词、副词等,按它们的意义举例讲解,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读本,颇受学生好评,为提高国人阅读、理解古籍的水平打下来基础。

  1950年5月,叶圣陶组织人力着手编写《新华字典》,到1953年,字典编定。这部字典共收一万余常用字,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使用方便,这是建国后第一部字典工具书,有着十分重要的使用价值。这部字典编纂过程中耗费了编纂者们很大精力,1953年7月29日,叶圣陶把《新华字典》全稿审改完毕,8月22日,审读魏建功和萧家霖起草的检字表,仍感到不够完善,28日与二位商量后才最终确定下来。1953年12月,《新华字典》终于完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叶圣陶在总结整个编写、修订过程时仍觉得“计划未前定,随时变更,耗力甚多,而又未能作好”,可见叶圣陶对自己要求很高,希望做到最好。之后,叶圣陶把一些需要改进的意见整理出来,交给魏建功、恽逸群负责,1954年,魏建功吸纳了叶圣陶的意见,对《新华字典》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多年后,叶圣陶在文章中设想编纂一部对从事古籍整理出版的工作者有益的字典:“以字的历史为纲,发生发展,孽乳演变,形声通假,方言殊异,凡是历来研究文字的形体、声音、训诂的精要成果,都把它消化了,简而精地收纳在每个字之下。这样,一部字典不是一般人所需,对于需要跟古籍打交道的人却大有好处。”

  晚年的叶圣陶仍然关心着我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1982年3月,88岁高龄的叶圣陶作为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参加第二次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会上讨论制定了《1982—1990年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同年4月,叶圣陶在《文献》上发表了《漫谈标点分段的古籍》一文。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发布时间:2016年4月13日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