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阅读 > 引航阅读 > 人物
陈寅恪: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2014-07-02   来源:      [ ]


  陈寅恪,原籍江西修水,出生于湖南长沙。先后留学日本、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回国后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等院校任教,是我国极负盛名的学者。他没有博士、硕士、学士的学位,却罕见的“博学”。36岁时,他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有“教授的教授”之美誉。在同辈学人中,他的着述并非最多,但其治学和教学的方式有法,至今令人推崇;与其独立精神一样,他的民族情节、师道传承等品行,时隔愈久,愈显难得。

  陈寅恪从13岁起,便赴海外游学。他先后在二十多所大学读过书,却没要学位,在他看来“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待这所大学课程上完,他又去另一所大学,他对留美同学吴宓曾这样谈心“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陈寅恪授课“三不讲”: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不讲。他为研究生授课并指导撰写论文,从来都是事无巨细,不让他人代劳。1948年前后,他的研究生刘适撰写《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论文,陈寅恪首先同他议定框架。每章动笔之前,先要刘适向他概述写法,经二人磨合,才允许动笔。刘每完成一个章节,都要读给他听,二论文中引用的史料,不许有丝毫差错。如果同一史事,记载不同,先须鉴定真伪,然后去伪用真。他常说:“人家研究理科,是分秒不差的,我的文史研究,是年月日不差的。”此外,陈寅恪讲学还注意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发现。对学生只指导研究,从不点名,从无小考;就是大考,也只是依照学校的规章举行,没有不及格的。他常说:问答式的笔试,不是观察学生学问的最好办法,因此每次他都要求学生写短篇论文代替大考。但陈寅恪又强调:做论文要有新的资料或者新的见解,如果资料和见解都没有什么可取,则做论文也没有什么益处。

  陈寅恪在讲授佛经、禅宗文学时,资料用黄布包着;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布包资料。他讲课如数家珍,引领学生在波谲云诡的历史中遨游。后来因视力原因,就在家中教习。他的帐下,先后育出语言学家王力、历史学家谢国桢、文献学家蒋天枢等学者、大家。陈寅恪在讲授历史研究的心得时,常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史籍或其他资料以证明史实,认识史实,对该史实有新的理解,或新的看法,这就是史学与史识的表现。”他的学生曾经回忆道:“陈师在讲历史研究时,常说:凡前人对历史发展所留传下来的记载或追述,我们如果要证明它为‘有’,则比较容易,因为只要能够发现一二种别的记录,以作旁证,就可以证明它为‘有’了;如果要证明它为‘无’,则委实不易,千万要小心从事。因为如你只查了一二种有关的文籍而不见其‘有’,那是还不能说定了,因为资料是很难齐全的,现有的文籍虽全查过了,安知尚有地下未发现或将发现的资料仍可证明其非‘无’呢?”陈寅恪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在陈寅恪的一生中,无论何党何派执政,他都恪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从不懈怠,从不改变。因而傅斯年评价他,“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来源:黄团元 《文人有行——影响现代中国的文化名人》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2.4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