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阅读 > 引航阅读 > 热点关注
《大牧歌》:唱响屯垦戍边的时代旋律
2018-05-23   来源:      [ ]

李淼 兰语文


  由李舒执导、林江国与徐百卉主演的军垦题材电视剧《大牧歌》刚刚在央视八套收官,该剧一开播便以同时段收视第一的佳绩获得了观众的喜爱。

  近年来,以军团、军垦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频现荧屏,如《花儿与远方》《热血兵团》《戈壁母亲》《化剑》《走天山的女人》《烈日炎炎》等,这些影视作品再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军垦历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月16日下午,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电视剧《大牧歌》研讨会上,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化勇对这一题材表示了肯定:“描写新疆兵团很有必要,过去有一些这方面的电影、电视剧,但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军垦兵团人对于我们国家的疆土完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向兵团精神致敬

  《大牧歌》根据作家韩天航的小说《牧歌》改编,以20世纪50年代兵团知识分子为国家屯垦戍边的历史作为背景,以兵团“细毛羊之父”刘守仁为基本创作原型,以一对上海知识青年恋人林凡清和许静芝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生故事为主线,真实再现了那个年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爱情和生活画面,歌颂了将一生献给边疆的兵团人。

  “以林凡清、许静芝、郑君为代表的外来知识分子,还有以老齐为代表的老兵,他们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大时代中,为新疆兵团、为边陲稳定、为新疆各族人民生活进步、为增进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甚至牺牲了生命。《大牧歌》唱响了屯垦戍边的时代旋律,每一次时代转变都带来了人物的命运转折,时代洪流中的人物命运让人喟叹。”《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认为,《大牧歌》通过雕刻大时代,描摹了大情怀。“所谓‘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行军数万里,屯垦在天山’,林凡清、郑君、齐怀正等人践行了‘屯垦在天山’,为了事业,为了理想,忍受着委屈和痛苦,作出了巨大牺牲。”

  电视剧想要感动观众,首先要感动自己。《大牧歌》制片人、北京东方全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在研讨会中谈道,“2007年的作品《戈壁母亲》真实再现了第一代军垦战士的生活情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也被剧中兵团人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大牧歌》是继《戈壁母亲》之后创作的又一部反映第一代兵团人屯垦戍边的电视剧。2012年我拿到了韩天航老师的小说《牧歌》,看了之后特别激动,有了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想法。”据张勇介绍,《大牧歌》剧本的创作花了将近两年时间,主创包括编剧四易其稿,才打磨成了现在的作品。

  大美新疆的风土人情是该剧呈现出的另一个亮点。“《大牧歌》的大美新疆是令人难忘的,高高的雪山、辽阔的草原、通透的云层、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不时出现在观众眼前,在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又没有仅仅停留于制造视觉奇观,而是很好地将其与剧情、人物结合在一起,为人物命运提供了一种隐喻。”康伟表示。

  在痛苦中获得力量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让一个老题材焕发新生机?给观众带来更多的现实感悟?对于不了解屯垦戍边历史的观众来说,他们从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对人性的思考。“这部剧到底是什么剧?有人说青春剧,有人说励志剧,我看了以后觉得更像反思剧。”赵化勇表示。

  边疆地区条件的恶劣不言而喻,主人公林凡清是学畜牧的,他为了实现对教授的承诺,继续细毛羊的改造,深入边疆地区开始了艰苦的科研工作。“对剧中一些重要人物,特别是主人公的塑造,首先凸显的是他们对兵团的热爱,对牧场的热爱,对新疆的热爱,对兵团和牧场里所有生命的热爱。他们以崇高的理想作为指引,同时又不回避痛苦,而是把痛苦作为前进的力量。人生必须经历痛苦,没有痛苦,生命就是浅薄的,没有痛苦,生命的价值将大打折扣,庸人才幻想从历史发展当中抹掉矛盾和痛苦。”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表示。

  “在所有援疆题材和兵团题材的影视作品中,这部剧写痛苦写出了新高度,写痛苦写出了力量,写出了痛苦对理想的激励。”李准表示,在兵团博物馆的一场戏里,有人问林凡清怎么看待痛苦,他回答了很长一段话,他说痛苦肯定是存在的,没有痛苦就没有铁打的兵团,没有艰苦就没有铁铮铮的兵团人,就没有现在欣欣向荣的事业,就没有为理想而奋斗的自豪感。林凡清对痛苦的理解大概也是对兵团精神最好的注解。

  剧中另一主线是杨月亮与齐怀正、郑君3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剧中齐怀正这个角色受到了众多专家的肯定。“齐怀正是一个特级战斗英雄,在大漠深处,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忍受着精神上、生理上的痛苦,这一系列情节闪耀的是人性的光明。因为我也曾是一名军人,所以我能深切地感受到他身上表现出来的伟大的军人胸怀,他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但是他必须面对现实,他要履职尽责,要完成他在草原、戈壁上培育良种羊的使命。”原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艺术局局长汪守德说。

  思考人性“大命题”

  “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命题,《大牧歌》这个剧名在小说原名《牧歌》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大”字,摆脱了对人性、对理想的扁平叙事,不单单只是构筑人物的苦难人生、赞美理想,也展开了对人生这个“大命题”的思考,引人深思。

  不过,专家认为,《大牧歌》对“大”的诠释和呈现还有更大的上升空间。“这部剧花了巨大的篇幅来讲爱情,把剧情的节奏拖得很慢,同时也冲淡了主题。这部剧的主题应该立于奉献——知识分子对科技的奉献,但是《大牧歌》在兵团人对科技的贡献这个方面写得太少,尤其是林凡清为中国细毛羊、中国良种羊作出的重大贡献写得太少了,如果林凡清为边疆稳定、边疆发展繁荣作出的贡献这个部分更突出一些,或许更能表现‘大牧歌’的精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易凯表示。

  并且,“剧作叙事空间逐步缩小,从上海出发,经过茫茫戈壁到新疆,场景很辽阔,到了牧场,叙事空间进一步缩小到兵团、牧场实验室,再进一步缩小到了家里客厅和炕头,《大牧歌》的“大”在哪里体现呢?”在《大牧歌》的“大”这个命题上,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赵彤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在第34集中,林凡清在兵团博物馆发表了长长的独白,这是对前面模糊剧情的补充,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前面叙事太拖沓,忽略了对大历史的深度挖掘。”

  那是一个既单纯又厚重、既深情又惨痛、既遥远又真实的时代。《大牧歌》所展现出来的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是令人动容的,它不仅是在向我们叙说一段历史、讲述一个故事,更是在给我们传递一种永不过时的时代主旋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18年5月23日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