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阅读 > 引航阅读 > 热点关注
用法规重塑网络视听生态
2018-04-27   来源:      [ ]

刘华东


  近期,随着政府部门的介入,几个短视频应用相继宣布整改。在经历了几年跑马圈地、野蛮生长后,网络视听行业悄然进入中场修整阶段。

  2016年起,我国网络直播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国内有300余家企业提供互联网直播平台服务,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2017年,短视频行业又异军突起势如破竹。据媒体报道,今年2月份,快手的活跃用户数达到2亿多,秒拍活跃用户数1亿多,抖音短视频将近1亿。这些活跃用户中,年轻人占大多数。

  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应用仿佛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原罪”。从早期的“直播造人”到去年的“未成年怀孕生子”“殡仪馆直播火化”等,网络视听行业在呈现优秀内容的同时,一些突破道德底线与法律红线的行为也一直如影随形。

  政府对相关应用的强势下架及限期整改,对这个狂热的新业态注入了一剂镇静剂。相信现在的整改是为了更好再出发,我们更加期待相关网络视听应用的凤凰涅盘。

  当前的媒介生态,局部呈现出用户驭媒之“术”的泛滥和驭媒之“道”严重缺失的失衡。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使各种新业态新应用实现了对普通人的赋权。它使信息发布接收没有了准入门槛,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一些展示才艺和美好生活的内容颇受欢迎,同时一些糟粕也大行其道。而这些内容低俗的视频和视听节目,往往在数以亿计的用户之间肆无忌惮地传播。

  另一方面,算法和基于用户数据的精准推送,让网络视听应用可以将平台内容根据手中兴趣进行差异化精准推送。这样一来,大量碎片化、娱乐性、排斥思考与逻辑的同质化内容消耗了用户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用户对“社会摇”“草裙舞”如数家珍,而对涉及公共利益、关乎自身利益的信息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种异化,使人逐渐丧失了理性思考,心甘情愿成为算法和数据的附庸。

  在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的今天,价值理性似乎被技术理性远远抛在身后。携资本与技术优势的内容平台大有睥睨众生之势,用“技术中立”的挡箭牌冲击着传统的媒介生态,传播者为了眼球效应不断突破底线,受众沉浸在视听快感的信息茧房里难以自拔。

  2008年1月起实施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对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诱导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的;危害社会公德,损害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等内容作了禁入规定。

  以脱离语境、同质化、庸俗化、碎片化,甚至逾越法律和道德界限的内容以及基于算法的精准推送获得的用户黏性,让网络视听行业逐渐脱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对于这样病态的发展态势,就该及时出手,重典治乱、猛药去疴。政府部门的此次整改举措,有其必要性。

  他律是必要的,但是网络视听领域要真的实现健康成长,离不开相关平台的自律,以及网民媒介素养的提高。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4月23日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