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峰
《五百年来王阳明》 郦波 着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8
王阳明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无需多言。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代表的阳明学说,不仅在国内广为人知,还传播到日本、朝鲜,在近五百年的中国历史甚至东亚历史上影响深远。但阳明学说在我们的国家还远未体现出其应能发挥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阳明学说依旧有待于更进一步走入大众视野。
《五百年来王阳明》正是一部面向大众读者、全面介绍王阳明生平及思想的着作。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郦波,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梳理了王阳明传奇的人生经历,阐述了阳明学说的诞生历程和主要内容,向读者介绍了王阳明如何一步步地走向圣人之道。
阳明学说在中日两国的迥然命运
王阳明开创了震古烁今的学说体系,在明代中后期影响甚巨,整部《明儒学案》中记载的学者,大半是阳明学说的信仰者。
相比在明代时的兴盛,阳明学说的传承在清代显得沉寂。在清代,官方学问是程朱理学,学术界汉宋之争长期持续。清代学者将注意力投向汉学研究,在文献、典籍、训诂等领域获得了惊人的成绩。而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清代思想领域长期缺乏活力,以至于龚自珍发出“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感慨。
阳明学说遭到了清代民间学者的批评,被认为在禅宗和道家影响下,错误地解释了孔子的思想。而阳明学说确实缺乏良好的传承。明末清初的大儒黄宗羲便批评王阳明急于明道,忽视培养后进,以至于阳明之后,其各派弟子偏狭一隅,没人能够将王学融会贯通,发扬光大。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也评论道,王阳明的哲学遭到了误解和滥用,他的门徒发展到相信:良知本身能够告诉我们一切,包括怎么做,这是荒谬的。种种原因之下,阳明学说的影响力在清代长期不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阳明学说在明代传播到日本、朝鲜,却释放出巨大能量。尤其在日本,阳明学说受到极大欢迎。日本学者通过典籍研究,充分地吸收了阳明学说的精华,消化发展而为己用。日本人崇尚禅宗和武士道,这有利于他们迅速地吸收知行合一的精神,从而转化成强大的“直来径往”的行动力。幕末着名的学者吉田松阴便是阳明学说的信奉者,培养了山县有朋、高杉晋作、伊藤博文等学生。这些人纷纷以阳明学说为精神动力,日后成为明治维新运动的中坚。因而毫不夸张地说,阳明学说对日本的近代化厥功至伟。吊诡的是,因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就,日本人对阳明学说的推崇反而倒转过来影响了中国,刺激了国人对这一学说的再度注意。
到了清末民国年间,阳明学说在中国又再度展现出活力。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很多大人物都是阳明心学的信奉者,或者曾经受到阳明学说的影响。毛泽东、孙中山都曾经潜心研读王阳明着作;蒋介石喜读王阳明,信奉心学精神,还在台湾命名了阳明山;陶行知原名文浚,因推崇王阳明而改名行知,一身致力于教育事业,成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阳明学说进入大众视野
自近代出版业肇端,伴随着王阳明及学说再受关注,清末民国有关王阳明的着作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比如杨千里的《王阳明之历史潭》,胡越的《王阳明》,王勉三的《王阳明生活》,宋云彬的《王阳明》,孙毓修的《王阳明》,章衣萍的《王阳明》,王禹卿的《王阳明之生平及其学说》等等。
这一类着作有鲜明的两大特点。一是重视对普通大众读者的导向,产生了以简述王阳明生平经历、旨在向大众传播阳明思想的写作方式,其中不乏以青少年为对象的作品。二是注意对当时社会局势和环境的呼应,有利用和挖掘阳明学说以满足自身立说之需的特点。
梁启超对王阳明十分推崇,抄录了《节本明儒学案》,出版了宣扬王学的《德育鉴》。他提倡王学的一个现实动机是对教育改良的呼吁。在他创办的《新民丛报》上,1904年即对王阳明冠以“祖国大教育家”的头衔。在《知行合一之教》中,梁启超开篇即批判当时教育只说不做,忽视实践。因此呼吁,“唯一的救济法门”便是知行合一。
当时有人对通俗写作王阳明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认为要想了解王阳明,只需看《传习录》或《王文成公年谱》,何必又要重新写一本书呢?万一弄错,岂不误导后人?胡越批评了这种观念,认为当时国内只有少数人知道王阳明,即便知道也是知而不行。因此,他撰写《王阳明》一书,把初学的青年和勉强能够读懂浅易书籍的同胞当作目标读者,目的就是向一般大众宣传阳明学说。
王勉三在《王阳明生活》中更是直接呼吁,阳明学说是中国的宝物,却被遗失在日本了,现在应该要拿回来自己用。这本书初版于1930年,再版于1933年,正值九一八事变前后,因而其呼吁与当时抗日救国的时代背景联系紧密。
以上不惜笔墨追溯一点历史,无非是想说明:阳明学说的价值有待进一步宣扬和挖掘。
走近阳明心学,从了解王阳明的生平经历开始
梁启超曾说过:“以谓欲治一家之学,必先审知其人身世之所经历,盖百家皆然,况于阳明先生者,以知行合一为教,其表见于事者,正其学术精诣所醇化也。”也就是说,以知行合一为宗旨的王阳明,其人生经历正是其学术造诣的源头和体现。要深入了解王阳明的学问,必须先从其生平经历入手。
《五百年来王阳明》的主线是王阳明的生平经历。全书共分二十三章,沿循王阳明的人生轨迹展开。开篇四章的四个“那”:父亲那座山、理学那道坎、宦官那个坑、生死那道关,寥寥十六字,精准地体现了王阳明从出生到龙场悟道前的曲折经历。从第六章到第十一章,讲述王阳明从领悟到讲学,其主要思想的形成过程和精髓之处。第十二章到第十九章,讲述王阳明平贼、平乱的事功,这是王阳明学说在行为实践中的展现。第二十章到二十三章,则是王阳明第三次悟道和以此心光明的方式辞世。
写王阳明的生平,所依据的材料,一般不外乎《王文成公年谱》《传习录》《明史·王守仁传》等几种。《五百年来王阳明》立足于现有材料,但有不少独到的解读。在描述阳明学说时引经据典,谈古论今,谈知行合一时说说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谈致良知时议议弗洛伊德和孟子,展现了宽广的视野。冯友兰曾评论阳明学说易被人误解和滥用,良知只能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去做。《五百年来王阳明》的解读是,致良知不是简单的良心与道德自律,良知要从生活的困境中、艰难中悟得。致良知就是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找到光明的那颗心,要通过心外无物、树立大志向、不断追逐,来塑造人生,构建人生境界。
第二章“父亲那座山”,专门讲述了王阳明与父亲王华的关系。王华本人也是少年得志,考取状元,他与王阳明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冲突?这一章专章讲述了父亲、家庭环境对王阳明的影响,这是以往其他着作中不多见的地方。
总的来说,《五百年来王阳明》不仅还原了王阳明的一生,还将王阳明本人写得活灵活现。在郦波的笔下,王阳明少时天才、青春叛逆,晚年老成、举重若轻的形象跃然纸上。如同金庸笔下的郭靖、杨过、令狐冲、张无忌,这些人物都不是一开场就拥有无敌设定,而是历经坎坷,一步步成长为一代大侠。《五百年来王阳明》呈现的王阳明形象更适于读者亲近和接受。
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读王阳明?
《五百年来王阳明》强调:中华民族继续向前,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核心动力。而其之所以思考王阳明,是因为他开启了我们今天仍然必须面对、必须思考的两个终极问题。
第一个终极问题是完人之问。一个人怎么超越自己,成为真正优秀,有价值的人?郦波指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资质一般的人,认定方向努力,反而容易实现目标和价值,资质高的人往往被自身所误,因而更难超越自己。而王阳明作为一名天赋异禀之人,成功地超越一切,最终成为一代圣人、一代完人,因此,梳理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展现他一步步走向圣人之路,对当下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启发意义。
第二个终极问题是心学之问。从国家民族的角度看,为什么阳明心学能够被日本吸收,成就明治维新,却没有在中国产生更大的作用和影响?郦波指出,近代日本的崛起,表面上看是脱亚入欧,内地里是以阳明心学奠基,由于实践了知行合一而成功。而反观中国,由于未能实践知行合一,洋务运动的努力却以失败告终。
郦波引用了杜维明的话:“21世纪一定是王阳明的世纪。”并在书中发出了强烈的呼吁:有什么理由不去反思、借鉴、学习这样伟大的智慧呢?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发布时间:2017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