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耕耘
《从紫禁城到故宫:营建、艺术、史事》 单士元 着 北京出版社 2017.2
越是恢宏撼人之建筑,常人越难以观其精微。因为格局、气势、体量往往掩过了它背后的玄机密码。北京故宫正是如此,它历经辽、金、元、明、清五朝积淀,承袭沿革与改造扩建,向我们诠释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艺术的完美配置、皇家宫殿的最高成就。单士元先生的《从紫禁城到故宫》就是一部写给大众的故宫“通识解码书”。作为着名文物专家、古建保护专家,单先生在古建营造、明清档案、文物研究领域造诣深厚。
这位“老故宫人”介绍故宫的“小书”,却有着境界的阔大。你能很轻易地感受到一种历史意识、建筑视野和艺术品位。全书从营建史、艺术布局和史事钩沉入手,展现了关于故宫的知识谱系,可谓融贯了建筑的技术性、空间的艺术性和政治的历史性。这三者密不可分,故宫的价值就在于它是“意义的聚合”:既是一部用建筑表述封建皇权的思想史,亦是以建筑“观取”治废兴衰的“隐喻诗”。它的每一次营建、重建、改建和扩建都关乎国运前途,人民疾苦,王朝更迭。
从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到明清紫禁城,历朝用时间夯实了一种恢宏完美、法度森严的规划营建艺术。单先生揭示了其中的“常道”,你可以说这就是古代所言的“法式”,也可以理解为宫殿的“套路”。其中,少数民族统治者也不断被“汉化”,如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划原则都源于《周礼·考工记》。法式的思维,也决定了迁都、建造排除了突发奇想的随意性,相反它们都遵循“原型”蓝本,复建平移的思路。
如明永乐建都北京,皇城“悉如金陵之制而宏敞过之”。朱棣不过是依据南京、凤阳的宫殿规制,进行了更完备的扩大复建。洪武朝不仅保留着元故宫的琼华岛、兴圣宫和隆福宫,甚至朱棣还将隆福宫改建为自己的西宫。作者用文献和实地勘察的相互佐证说明了元、明两代皇宫中轴线的一致叠合。如果反观,后朝对前朝的宫殿改造,你会发现它们仍旧指向一个核心要义:即不断强化南北中轴线的空间布局,不断完善宫城、皇城和都城中心辐射的套嵌结构,宣示亿万之家供养天子皇家的象征隐喻。
明代将南城城墙南移,“使这条驰道更加延伸”,北部则把鼓楼和钟楼移到中轴部位,“由于北城墙已缩回五里,这条大道便名副其实地成为纵贯全城的一条中轴。”它给明清两代提供了“黄金基线”,全长八千米穿过整个皇宫中心,最宏伟威严的三大殿全都处在中轴线上。明代千步廊也南移到正阳门与承天门(今天安门)之间,形成国门前的“御路”。这条北京内城唯一的东西纬线,在皇宫大门前形成一个禁区广场,随后突然向左右夹峙延展,更反衬出承天门的宏大壮阔。门禁、广场和三大殿组合交替,也正如序曲的“蓄势”和高潮的“叠加”,将变化与重现的主题,绵延至景山,推向无穷。
从永乐朝开创、正统朝完成到嘉靖朝扩建,奠定了紫禁城的总体格局、功能划分。作者似乎也向我们说明,清代之所以承袭明代宫殿,位置布局一如前朝的原因在于紫禁城的完美已入化境,根本提不出什么更动的理由。即便是改造,也不过是清代改变“东西路对称格局”的“小动作”,甚至单先生毫不客气地指出,清代统治者的自以为是,误读曲解了明朝文化传统。庆幸的是,连续性、继承性终究是主流,它使故宫得到了世代累加的修缮与保护。王朝就像流水的棋子,宫殿却是铁打的“棋盘”。北京城、故宫亦是少数民族统治者与汉族融合历程的见证遗存。
来源:现代快报 发布时间:2017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