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二程集》 程颢 程颐 着 中华书局 2004.2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二程集》中的“不日新者必日退”,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2014年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二程集》中的“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说明“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
《二程集》又名《二程全书》,是北宋理学奠基者程颢、程颐兄弟一生传道讲学言论论着的汇集,包括《遗书》《外书》《文集》《易传》《经说》和《粹言》6个部分,以程颐着作为多。《遗书》是二程的语录,由门人弟子记录整理,后由南宋大儒朱熹加以综合编定为25卷,《附录》1卷;《外书》是《遗书》的辅编或续编,然其材料来源广泛而不够纯正,共12卷。《文集》是程氏兄弟的诗文杂着,前4卷为程颢文集,后8卷为程颐诗文集,共12卷。《经说》是程氏兄弟对儒家经典的解读、阐述与发挥,以及在原基础上的创新。上述四种在宋代均单独刊行,也曾被合刊称“程氏四书”。《易传》又称《周易程氏传》,是程氏兄弟研究《易经》的注释和研究心得。《粹言》乃程氏门人“闽学鼻祖”杨时“变语录而文之”改写编定,南宋张栻重新编次,“篇标以目”,定为2卷10篇。明后期将上述六书合刊为《二程全书》,现存有明徐必达刻本,清涂宗瀛刻本。1981年中华书局以涂刻本为底本校刊标点,题为《二程集》。
程颢、程颐是洛学宗师,程颢被称为明道先生,程颐世称伊川先生。“理”是二程思想的核心和基石。二程认为,治国之本在于使君主及庶民均能“识仁”“复天理”,最终能够“明道”。二程认为“饥食渴饮,冬裘夏葛”乃是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生活需要,谓之“天职”。“若致些私吝心在”,则“天职”便转化为“人欲”。“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专欲益己,其害大矣。欲之甚,则昏蔽而忘义理;求之急,则侵夺而致仇怨”。程颐指出,“人欲”的实质是“私利”,乃是天下纷争的根源。而“仁”是最高的道德境界,“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因此要“识仁”,既“识得此理”,还要“以诚敬存之”,学会节制一己之私利的“人欲”。官员要认清权力来源,学会妥善使用权力。程颐认为要堵塞动乱之源,唯有运用教育使人“复天理”“安得天分、不有私心”,只要民众进行“格物穷理”和“存心养性”,追求内在的自我超越、道德完善,皆能达到圣人、仁人之境界,从而实现治国安邦的终极目标。二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者和理学创始人,重视道德规范和道德修养,主张以天理节制人欲,以道心统帅人心,以成圣成贤为人格追求。
二程思想以复兴先秦孔孟之道为宗旨,继承了儒家经典中仁义礼智信等心性修养,糅合释、道二家之观点,提出客观自然的天理是宇宙的唯一本体,而天理既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人的先验的道德本性和社会的纲常伦理,故被后世称为“心性之学”。二程将诚、敬提到修身之本、成事之基的高度,包含朴素的理性主义因素。其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及“尚礼义不尚权谋”等思想,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南宋“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师承程门三传弟子李侗,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学说,形成一个庞大的、严密逻辑体系的学说,与二程合称“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思想对后世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极大,可谓深刻而广泛,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底蕴深厚。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引经据典,并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场合专门提到程颢、程颐兄弟,正是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能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吸收智慧,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将中国人讲理、识理,通过自治而治人的修身传统发扬光大,从而助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