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阅读 > 出版精品 > 经典重读
《聊斋志异》:蒲松龄笔下的神鬼故事集
2017-07-05   来源:      [ ]

钟岳文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于天池 译注  中华书局  2016.3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一)科场失意

提起蒲松龄,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的代表作——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蒲家庄(今山东淄博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生于1640年,卒于1715年,享年76岁。

蒲松龄出生之时,正赶上明末清初鼎革之际,兵荒马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但知识分子的追求目标——科举却没有丝毫的改变。蒲松龄的家族在淄川算得上是书香世家。明朝万历年间,全县食饩的秀才共八人,蒲氏家族就占了六人。高祖蒲世广是廪生,曾祖蒲继芳是庠生,到了祖父蒲生讷这一代,由于没有考中秀才,家道开始衰落。

蒲松龄的父亲名盘,字敏吾,也没有考中秀才,后来干脆放弃科举做起了生意。不过,他在做买卖的同时,也继续学习经史,“博洽淹贯,宿儒不能及也”。由于四十多岁还没有儿子,蒲盘便不再经商,而是用钱周贫建寺,吃斋念佛。信仰佛教,大概是为了多行善事,以求菩萨给自己带来个儿子吧,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比较流行的做法。由于失去了经济来源,到了晚年,蒲盘的家境艰难起来,然而却连连得子。蒲松龄是嫡妻董氏所生的第二子。可以看出,蒲松龄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却有书香门风的家庭。

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请不起教师,蒲松龄兄弟们的教育,一直由父亲蒲盘承担。顺治十五年(1658),19岁的蒲松龄第一次参加了县府道考试,以三个第一名考中了秀才。他的文章甚至得到了淄川县知县、山东学政等人的赞赏。此时的蒲松龄可谓志得意满,对前途充满着希望,今后的一切功名似乎都唾手可得。谁知,造化弄人,这次赞赏是蒲松龄在科场中第一次获得的殊荣,却也是最后一次。此后,蒲松龄连连参加乡试,每次都铩羽而归,直至知天命之年,在其夫人的劝说下才终止了这种既无谓又无望的拼搏。

世上有些事情就是这样。自己追求了一辈子,为之呕心沥血,忙活得死去活来,却没有理想的结果;而只是随心所欲,浮白载笔,抒发真情实感的作品,却让作者留下了不朽的声名。蒲松龄大概就属于这一类人。科场的失意,使他没有机会以显赫的政绩彪炳史册,却凭借《聊斋志异》一书为后人所敬仰。

(二)《聊斋志异》的成书

其实,早在少年时代,蒲松龄就“每于无人处时,私以古文自效”,流露出对文学的喜爱和天赋。据学者研究,《聊斋志异》共有六次成书过程。

第一次成书约在康熙三年至康熙八年(1664-1669),即蒲松龄25岁至30岁之间。此时,蒲松龄与挚友张笃庆有唱和诗,张笃庆《和留仙韵》有“君自神仙客”“司空博物本风流”“君自黄初闻正始”等句。蒲松龄既然以“神仙客”、仙人黄初平、博物司空张华而闻名于同人之中,可以断定,以他“少负异才”且“雅爱搜神”“喜人谈鬼”的品性,当时应该写有相当数量的篇目,且已有写成一部专书的计划。此外,由这些称誉可知,蒲松龄所记这些搜神、谈鬼之篇,一开始就被视为可与“张华《博物志》”并列之作,这体现了时人对蒲氏《聊斋志异》的评价。

第二次成书是在康熙十八年(1679),即蒲松龄40岁时。在《聊斋志异》成编以后,蒲氏“雅爱搜神”“喜人谈鬼”的兴趣没有终结,其“闻则命笔”的习惯也没有改变,况且《聊斋志异》作为短篇小说集,可以无限制地扩充。就在这次成书之际,蒲松龄写了《聊斋志异》的序言,名为《聊斋自志》。序中体现的是蒲松龄中年的心路历程和此一阶段《聊斋志异》的创作宗旨。序言强调《聊斋志异》有着现实的劝惩和明确的批判目标,也流露出蒲松龄生计的窘迫,在科场中怀才不遇、渴望知己的创作心态。

第三次成书是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即蒲松龄43岁时。从40岁到43岁,蒲氏续作了多少篇,已不可考,然《祝翁》《水灾》是在康熙二十一年所作。也是在这一年,蒲松龄将《聊斋志异》重新作了编定。

第四次成书是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即蒲松龄50岁时。有意思的是,由于蒲松龄在官员王士祯的幕府工作,两人同时或先后得到一些同一来源或同一传播渠道的故事,他们将这些故事各自记入自己的书中:王氏记入《池北偶谈》,蒲氏记入《聊斋志异》。因此,我们今天看这两本书中有一些篇目是相同的。康熙二十八年,王士祯作成《池北偶谈》,蒲松龄则将《聊斋志异》重新编定,请王士祯阅评,于是有王士祯题七绝一首:“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蒲氏依韵答诗云:“《志异》书成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十年颇得黄州意,冷雨寒灯夜话时。”从康熙十八年蒲氏集大成性编成《聊斋志异》并作《自志》,到这次重编成书,正好十年。

此后,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蒲松龄60岁和康熙四十七年(1708)左右,蒲松龄69到70岁时,又对《聊斋志异》进行过两次编订,还补充了一些篇目。70岁以后,蒲氏便搁笔了。

目前通行本《聊斋志异》共490余篇。该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吗?


一般认为,“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聊斋”里记录奇异的故事。那么,“聊斋”是什么呢?是蒲松龄的书斋名吗?

乾隆五年(1740),距蒲松龄逝世仅25年,他的孙子蒲立德为《聊斋志异》作跋,说:“《志异》十六卷,先大父柳泉先生着也。先大父讳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聊斋,其斋名也。”照理说,最了解蒲松龄的应该是他的后代,其孙之言应属定论。但让人奇怪的是,蒲松龄本人与其朋友几乎从来没有说过“聊斋”是其斋名的话。因此,有学者提出了两点疑问:一是既然《聊斋志异》以“聊斋”命名,为什么在文献中对“聊斋”的解释极少?二是据记载,《聊斋志异》本来不叫此名,而叫《志异》,这从其友人的记载中随处可见。马瑞芳先生的《马瑞芳揭秘〈聊斋志异〉》中说:“人们往往都认为蒲松龄的书斋当然是‘聊斋’。其实,‘聊斋’最早仅是蒲松龄写《聊斋志异》时虚拟的一个书斋,现实生活中他的书斋先是叫‘面壁斋’,后又叫‘绿屏斋’,最后才定为‘聊斋’。”由此可见,“聊斋”是不是蒲松龄的书斋名还有待考察,或者说,还没有足够的材料来证明就是他的书斋名。

其实,与其说“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不如说是他的“心斋”。这里的“心斋”可以定义为“心灵寄托之斋”。为什么这么说呢?如前所述,蒲松龄虽喜欢谈天、谈地、谈狐、谈鬼,但纵观其一生,他更喜欢科举,甚至为之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结果每次都是两手空空而归。写作《聊斋志异》一定程度上是他的精神寄托,“聊”字的一个意思就是“寄托、依赖”,我们常说的“百无聊赖”“无聊”就是此意。而“无聊”也有两种解释,一是无以为生,二是精神无所寄托,此处当取第二种。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正是这个意思的真正流露!在“心斋”中,蒲松龄寄托了自己无穷的心事,在极端落寞中得到些许安慰和满足。而这也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一个

动机。


《聊斋志异》的素材来源


人们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聊斋志异》正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必须承认,《聊斋志异》的成书有其地域文化传统的因素,蒲松龄的家乡淄川古属齐地,是北方神仙方术和浪漫文化的渊薮,“山东多狐狸,尝闻狐狸成精,能变男女以惑人”“凡村皆有神祀以寄歌哭”“习俗披靡,村村巫戏”——这些为成书提供了文化背景;而更重要的是蒲松龄个人生活经历的升华。

比如,在蒲松龄十几岁的时候,父亲为他订了亲。岳父刘季调是一个老秀才,为人端方正直。蒲家托媒提亲时,曾有人以蒲家贫穷加以阻挠,但刘季调很满意蒲家的书香门风,尤其钦佩蒲盘的人品,坚定地答应了这门亲事。顺治十二年(1655),蒲松龄16岁时,谣传朝廷要选民女充实后宫,于是人心惶惶,纷纷嫁女。刘季调便把女儿送到蒲家避难。过了两年,蒲松龄正式迎娶妻子。书香门第的女儿嫁给穷秀才,穷秀才发奋以报,这是《聊斋志异》中一个很突出的主题。蒲松龄一辈子拼命参加科考,固然有家族、社会的因素,可能也有对以身相许的妻子的报答之情!

又如,大约在蒲松龄的大儿子出生之后,他的大家庭发生了分裂。其原因,据蒲松龄在《刘孺人行实》中披露,是来自于他大嫂的吵闹。蒲松龄的大嫂性格很凶悍,给予蒲松龄很深的刺激,这成为后来《聊斋志异》的《孙天官女》《江城》《吕无病》等篇中悍妇的原型。

再如,蒲松龄在江南期间游历了许多地方。他游淮阴,凭吊霸王祠,泛邵伯湖,登北固山,游历了扬州,“始知南北各风烟”。对于江南民俗的调研了解,给《聊斋志异》叙述有关南方的故事注入了活力。《青蛙神》《五通》《晚霞》《王桂庵》等篇之所以具有那么浓郁的江南水乡气息和风采,得益于他的江南之行。值得一提的是,南游期间,蒲松龄还结识了一个名叫顾青霞的歌妓。她会唱曲,善吟诗,蒲松龄很欣赏她的吟诵技巧,称赞说:“曼声发娇吟,入耳沁心脾。”在《白秋练》《连琐》等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个爱吟诵诗歌的少女的影子。

最后,《聊斋》中关于科举的故事是蒲松龄苦闷不平心理的抒发,既是对科举的揭露、讽刺和鞭挞,也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像《叶生》篇写文章词赋冠绝当时却久困科场的叶生,死后仍以幻形留在世上设帐授徒,使知己之子成名中举。文末有一大段“异史氏曰”,抒发其科举失意的悲愤。后来,蒲松龄逐渐认识到科场之腐败,于是又对考场舞弊等现象进行了揭露,并对试官的目中无文加以嘲讽。


《聊斋志异》的现代价值


《聊斋志异》虽是一部短篇小说集,而且内容多与神鬼有关,但其故事背后却有一定的内涵和道理,于今不无借鉴意义。

首先,《聊斋志异》体现了亲切和谐的自然观。《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蒲松龄的笔下,万物有情有义,充满灵性与智慧,无论是狐狸花鸟还是虎蛇龙鳖等,皆与人亲密自然地接触,和谐地相处。这是对中国古代万物有灵、物我真诚沟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像《娇娜》中孔生是凡人,娇娜一家是狐。但娇娜于孔生有疗疾之恩,娇娜兄与孔生则有朋友之谊,娇娜姨姐与孔生更有夫妻之情,孔生以身赴难,救娇娜免遭雷霆之劫。此后他们更是同归同处,与娇娜“兄妹棋酒、谈宴若一家然”。这种人与物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蒲松龄所追求和向往的。

其次,《聊斋志异》体现了蒲松龄忧生爱民的人生观。如《冤狱》中朱生被冤拟斩,关帝前周将军附体杀人真凶,指斥昏官,从而使冤狱平反,朱生得以活命。蒲松龄在结尾处用超出原文的笔墨对讼狱进行了义正词严的谴责:“讼狱乃居官之首务,培阴骘,灭天理,皆在于此,不可不慎也。躁急污暴,固乖天和,淹滞因循,亦伤民命。一人兴讼,则数民失时;一案既成,则十家荡产。”蒲松龄愤愤不平地指出了昏官对民命、对百姓生活处境造成的深刻影响,也反映出他关心百姓疾苦和忧生爱民的意识。

第三,《聊斋志异》体现了对“悌”道的弘扬。“悌”的含义,《说文解字》解释为“悌,善兄弟也”。“善兄弟”即善待兄弟、友爱兄弟。清代学者程允升在《幼学琼林》中写道:“世间最难得者兄弟”,体现了清人对兄弟之情的看重。为了弘扬悌道,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撰写了一些兄弟相亲相爱的篇章,其代表为《张诚》。故事说的是齐地一在河南经商的张姓男子,因家乡发生战乱,于是就在河南安了家。此后娶了两任妻子,前妻生子张讷后,不久病逝,继妻牛氏,生子张诚。牛氏为人悍妒异常,对张讷非常凶狠。有一次,张讷去山上砍柴,因遭遇暴风雨,砍的柴数量不够,牛氏便不让他吃饭。当放学归来的张诚得知原委后,不声不响地偷出面让邻居做给哥哥吃。并且从第二天开始,他主动到山上帮哥哥砍柴,没有斧子,就“手足断柴助兄”,即便手指头磨破了,鞋子磨穿了,也不改初衷。同样,哥哥张讷对弟弟也十分友爱,甚至为了救弟弟不惜自己的性命。这种体现兄弟手足情深的故事,宣扬的是一种正能量。

最后,《聊斋志异》中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与黑暗进行了揭露,痛斥了各色贪官污吏残酷和丑恶的行径,体现了作者的正义感。蒲松龄的中青年时代虽然生活在所谓的康熙盛世,但由于封建社会体制的痼疾,还是挡不住有些官吏的“市恩立威,连接党羽,贩鬻官爵,任意派缺,交结靳辅,牵制言官”。蒲松龄目睹了这一切,便借助一个个离奇的鬼神故事来反映现实。如在《韩方》一篇中,他借助冥间枉死之鬼去鬼都投诉,沿途受到阴间鬼吏索贿的故事来讽刺当时的官吏巧立名目,向下层民众盘剥。他在篇末评道:“沿途祟人而往,以求不作邪祟之用,此与策马应‘不求闻达之科’者何殊哉!天下事大率类此。犹忆甲戌、乙亥之间,当事者使民捐谷,具疏谓民‘乐输’。于是各州县如数取盈,甚费敲扑。时郡北七邑被水,岁祲,催办尤难。唐太史偶至利津,见系逮者十余人。因问:‘为何事?’答曰:‘宫捉吾等赴城,比追“乐输”耳。’农民不知‘乐输’二字作何解,遂以为徭役敲比之名,岂不可叹而可笑哉!”这段文字直接针对时弊,揭露了那些贪官污吏实际上是半官半寇,借用权势,巧立名目,强取豪夺。而在《席方平》一篇中,蒲松龄更是借冥间官吏的贪赃枉法、横行霸道来抨击现实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这个角度说,《聊斋志异》也称得上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来源:《月读》2016年第12期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