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阅读 > 出版精品 > 经典重读
《中国文学史》:以死者之心写死者
——钱穆《中国文学史》讲稿背后的故事
2016-03-16   来源:      [ ]

刘悠扬


中国文学史-立体书-带腰封

《中国文学史》 钱穆讲授 叶龙整理 天地出版社 2016.3



这是一个长长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要回到60多年前……

1947年,19岁的绍兴青年叶龙去南京讨生计。因为字写得好,他在南京政府谋到一份少尉书记的工作。这时的叶龙,人生之于他,就是从格子间抬头望见的那片天。

这一年,52岁的无锡人钱穆早已名满天下。时局飘摇,他不入名校,而是归隐刚刚创办的江南大学,冀图做一点对学术真正有益的事情。应上海正中书局之邀,钱穆雄心勃勃,开始主持一项庞大的出版计划——从《四部备要》里选出100种中国古籍必读书。这套丛书,定名为《四部选粹》。

1950年,失去一切的叶龙懵懵懂懂闯进香港。为了一口饭,他考入毋须交学费的天主教鸣远中学,走进了着名的调景岭难民营。

此时,蜗居九龙桂林街的钱穆正值人生最窘迫潦倒的时刻。在众多可能的人生选择中,他选择了去创建一所全新的大学:新亚书院。

1953年,从调景岭走出来的叶龙,终于坐在了新亚书院的课堂上,那是他第一次见到钱穆——严肃,不太有笑容,一开口却极有吸引力,那口洪亮的无锡官话,让同为浙江人的他, 一闻乡音热泪盈。

那一年,钱穆虚岁60,叶龙才刚满25岁。

他们的命运从此开始交错。

从桂林街到沙田马料水,从新亚研究所到能仁学院,从香港到台湾,从课程笔记到每一次讲演稿……叶龙一路追随着恩师钱穆,成了他身边最重要的“影子”记录者之一。

60年后,耄耄之年的叶龙翻出自己当年在新亚书院的听课笔记:中国经济史、中国社会经济史、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通史、秦汉史……在一页页泛黄的手写纸上,他默默忆念师徒相交的日子,心中跳出一个念头:趁还看得见、写得动,把这些因乱世流离没能出版的珍贵讲稿整理出来,为“钱学研究”作一补白。

第一本是《中国经济史》。

2013年底,叶龙逐字逐句誊录、校订、注释的钱穆《中国经济史》讲稿先在香港出了繁体中文版,几个月后,简体中文版引进内地。虽然引起了一些关注,但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学者甚少在大众层面发言,这让叶龙多少有些失望——

在他看来,钱穆一生为师,其关于中国文化的学问首先是“讲”出来的,是活的,是有听众的。它本不该供在书斋,而是该让贩夫走卒、江湖蚁民也听得兴致盎然,是本应活在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血脉。

所以,当叶龙2014年5月开始整理钱先生的中国文学史讲稿时,第一个想法就是边整理边在报上连载,他渴望看到互动——哪怕这互动来得太迟,钱先生再也看不见。

这一次,他选择了离香港很近的《深圳商报》。

从7月24日到10月10日,钱先生的《中国文学史》讲稿在报上连载了整整50期,这本尘封60年之久的钱穆版文学史,犹如一场学术地震,迅速引发了海内外中国文学史家激烈争论。8月11日,《深圳商报》启动“再提‘重写文学史’”系列访谈, 钱理群、洪子诚、李陀、张隆溪、刘再复、顾彬、莫砺锋、黄子平、陈平原、陈思和、王德威等近30位中国文学史大家,在5 个月内持续不断发言,从钱穆版文学史到文学史写作、传播、研究、讲授之诸多问题,一波又一波争论把中国文学史——这过去只属于象牙塔的学问,推到了大众眼前。

钱穆的《中国文学史》讲稿,成了一个事件。

历史的湍流滚滚而来,许多吉光片羽最终都会归于尘土。

而钱穆这部中国文学史讲稿,注定会载入史册。

这位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少见的通儒,一生着述80余部, 1700万言,却没有留下一部关于中国文学史的系统专着。后人只能在他散落的文论,以及那部着名的《中国文学讲演集》中,去寻找他对古代文学的精彩论述。

在新亚书院,钱穆开过两次《中国文学史》课程,一次是1955年秋至1956年夏,一次是1958年至1959年。从中国文学的起源,一直讲到到清末章回小说,31篇,近20万字,自成一套完整体系。

叶龙回忆,钱穆先生备课极认真,每次都会带二三十张卡片,时间则很随意,少则一个钟头,讲得兴起了,三个小时也是常事。而叶龙因为“做笔记极为仔细,能做到尽量不遗漏一个字”,在钱先生查阅笔记时得了高分。

“我在香港搬了十几次家,这些笔记本最不舍得丢。”在香港青衣岛家中,叶龙抚摸着手中那本虽已泛黄,但依然保存完好的中国文学史笔记,思绪回到了久远以前。

这是60年前的老古董了。简陋的牛皮纸封面,窄窄的横行,像是算术本子,叶龙把它调转90度,写成工整的繁体竖排。钢笔字十分娟秀,每一页都有注释或眉批,红色和蓝色笔迹爬满了缝隙。厚厚的一本,拎起来沉甸甸,一个青年学子的心跳隐约可触。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新亚书院校友常用“偶然的无中生有”来形容这段历史。在香港这块“借来的城市借来的时间”甚至是借来的教室里,一位国学大师在近乎孤岛的殖民地讲述本国历史,这本来就是偶然。而叶龙此时刚好就读新亚,他不仅非常用心地做了笔记,而且也是浙江人,能完全听懂钱穆的无锡话, 于是钱穆当年的体系性论述,才有了宝贵的文献记录。

这部讲稿的价值该如何认定?它将带来怎样的改变?之于“钱学”,之于中国文学史,之于那些在断裂后重新寻找文化之根的你、我、他……一切还不得而知。

但你一定无法否认,那每一个字所饱含的耀眼的生命激情——它来自钱穆1949年到1965年创办新亚书院筚路蓝缕的16 年;来自钱穆试图在英属殖民地复兴儒家精神,因此遭遇的深刻思想困境;来自他将自己的生命之烛浇灌于三尺讲台化出的每一个字——与他那些精彩的学术论述相比,几乎具有同等价值。对于研究大时代中的知识人,这是标本,弥足珍贵。

在钱穆众多弟子里,叶龙默默无闻。退休前,他是香港能仁学院院长,研究清代桐城派,靠勤奋走完学术一生。谁也不曾想到,这样一个人,竟会成为钱穆最忠心的“守墓人”。

叶龙回首一生,自嘲所有成功都和“写字”有关。可谁又能说,从兢兢业业的小书记,到钱穆身边的记录者,他不是以自己一生的实践,实践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史官”精神?

着书立说固然可贵,记录传递同样不可或缺。

一个是国学的传道者,一个是被拯救因而改变命运的流亡青年。钱穆和叶龙的人生,在一个甲子之后,完整地叠成一个圆:

他接过他的火炬,薪火相传。



不了解新亚书院,不了解桂林街时代的新亚,可能会读不懂这本《中国文学史》。

新亚的桂林街时代,充满了流亡气息。不单是书院本身, 就连香港这座城市,在那个年代,也无法摆脱“流亡者”的身份标签。

1949年,岁月动荡。从内地流亡到港的钱穆、唐君毅、张丕介等人,一时没有任何人际网络可以筹措经费,在颠沛流离之中,节衣缩食创办了新亚书院,取“新亚洲”之意。面对当时大陆知识分子普遍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局面,钱穆认为需要“替中国文化讲些公平的话”。

在不足2000平尺的狭仄空间中,他们开始重塑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然而这条路,好不容易。

“他初初创办时很苦,常常去台湾讲学,换钱来补贴新亚。”叶龙回忆,那时穷困潦倒,校舍交不出房租,教授拿不到薪水,学生缴不了学费。不但如此,这些大陆来的流亡学生无所寄托,新亚还要为他们的生活张罗。

叶龙还记得,钱穆在课堂上曾引孔子所言:所谓“士”,乃有理想而能肩负道义之人,不以恶衣恶食为耻,他本人自是奉行不二。

新亚几年,尽是苦日。钱穆把私蓄奉献,唐君毅、张丕介替报章写文章赚取稿费,张丕介的太太更要拿首饰典当,以缴付房租和水电费,“真是穷得连电费也交不出来!”叶龙笑道。即便贫极,但新亚开校以来,从没有学生因为欠付学费而被退学。那时,每年学费为四百八十元港币,获免学费的学生竟达八成。

当时桂林街61-65号的四个单位,容纳了一座书院的全部。叶龙至今还记得,四楼打通作为教室,中间用厚厚的木板隔开,“这边在上心理学,那边在上教育概论”。学校楼下就是纺织工厂,机器轰鸣;对面是三宝佛堂,庙会频频;后面是潮州饭店,叫卖声不绝于耳;稍斜是小舞厅,靡靡之音不息。

没有图书馆,没有任何教学设施,几乎家徒四壁的新亚书院,从客观条件上讲,的确如钱穆创作的《新亚校歌》中所说——“手空空,无一物。路遥遥,无止境。”

流亡到港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江山美人》的女主演、邵氏旗下最红的黄梅调女星林黛就曾短暂就读于此。大量学生和难民被港英政府安置在新界西贡的调景岭,白天到马鞍山采石或是修路,夜间搭乘巴士到新亚听课。有时晚了就三三两两地睡在楼梯间,钱穆等人在外讲课回来得晚,还要小心翼翼跨过他们上楼。

叶龙就是调景岭难民营的一员。自1953年入学,他一直在新亚做“工读生”,“一面读书一面工作。我没有钱缴学费,只能替学校教务处做做传达,送信、送公文,做点文字工作。”尽管这样,也是快乐的。他和其他流亡学生告诉钱穆, “我们进教堂,只可以获得半天的安慰;我们进了新亚书院, 好像重新得到了一个家。才能再鼓起勇气,来向此无情的生活作抵抗,再挣扎”。

相比困顿的物质环境,新亚早年的教授,堪称明星阵容。

钱穆与唐君毅自不待言,另如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的吴俊升,是杜威的学生。教经济的张丕介、杨汝梅早已誉满大陆。余英时的父亲余协中教西洋史。孙科南京国民政府中国行政院院长、孙中山儿子的秘书梁寒操教写作。诗人、书法家曾克端,历史学家左舜生,甲骨文专家董作宾,国学家饶宗颐、罗香林等诸先生,皆曾在新亚任教或讲学。

“然而新亚教授所领的薪酬极为微薄,一个月才一两百元港币,仅及当时香港官立小学第二级以下的薪给,而且经常领不到薪水。”叶龙说。

上世纪50年代初,全香港只有一所学校有资格称为大学, 即香港大学。“新亚书院被叫作‘野鸡大学’,我们在门口挂了一个‘新亚书院大学部’的牌匾。”叶龙记得,某日香港教育司司长高诗雅来巡视,看到这个招牌也笑了,虽然教授名册令人刮目相看,但碍于港英政府规定,高诗雅还是嘱咐移去, 勿悬室外。

1952年7月学年结束,在湾仔六国饭店的二楼西餐厅,新亚举行了第一届毕业典礼。余英时和张德民两位毕业生参加了仪式。钱穆因为身在台湾,没能出席。而不久后传来消息,钱穆在淡江文理学院讲学时被天花板砸伤,击中头部压至重伤,在台湾养病足达三个月。

又一年的暑假,香港奇热,钱穆又犯了严重的胃溃疡,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一间空教室的地上养病。余英时去看他,内心真为他难受,多年以后,他在《犹记风吹水上鳞——敬悼钱宾四师》一文中记述:

我问他有什么事要我帮你做吗?他说他想读王阳明的文集。我便去商务印书馆给他买了一部来。我回来的时候,他仍然是一个人躺在教室的地上,似乎新亚书院全是空的。

钱穆曾对叶龙说起他心中的“新亚精神”:“没有理想的吃苦,那是自讨苦吃,有理想的吃苦,才是一种精神。”

读钱穆的学术年谱,会发现60岁时的钱穆竟然没有作品出版,61岁出版的也不过是在台湾的演讲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而正式的论文只有《孔子与春秋》和一些为《新亚校刊》等杂志写的散碎的文章。可以说,这是钱穆学术的低谷期。

这部珍贵的中国文学史讲稿,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叶龙记录下来,实属难得。

现在人看钱穆,一般认为他的主要成就在1949年前和1967 年去台后。他的两部代表作《国史大纲》和《朱子新学案》, 分别在这两个时期完成。对于1949年到1965年,钱穆旅居香港办学的这16年,由于没有重要着作问世,几乎都被轻轻掠过。

但实际上,新亚书院是钱穆人生中的重要一页,寄托着他全部的文化理想。钱穆88岁高龄时,眼睛已盲,在他口述、太太胡美琦记录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一书中,他静静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师友杂忆”共20个章节,仅“新亚书院” 就占了五章,达四分之一之多。

钱穆在书中如此坦言:

自创校以来,前后十五年,连前亚洲文商学院夜校一年,则为十六年。亦为余生平最忙碌之十六年。

的确,这16年,钱穆的主要精力并不在学术研究上,而是在为新亚书院的前途奔波。

叶龙回忆,钱穆曾谈到自己坚守新亚的初衷:

(学生们)有些生活在饥饿线的边缘,有些是流亡的苦味永远占据心头,多半是今天过了不知道明天……若我们不能给与他们以一个正确而明朗的人生理想,……若使这一代的中国青年们,各自找不出他们的人生出路,所谓文化传统,将变成一个历史名词,会渐渐烟消云散。


< 1 2 >   跳转 页     共2页   第 1 页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