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阅读 > 出版精品 > 经典重读
《人间词话七讲》:百年的等待
2015-01-04   来源:      [ ]

汪泽

《人间词话七讲》 [加]叶嘉莹 着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5


《人间词话七讲》集合了叶嘉莹先生有关静安词论的演讲撷英。此集的发行,距《人间词话》问世已有一百余年,围绕着古典诗词耐人寻味的种种声情美感,两位词学大师展开了跨越时空的精彩对话。

每一位作家都在等待与之精诚相契的理想读者,每一部书都在等待心领神会之后的经典解说——既无阿谀,亦非附和,而是晓其隐衷、发其幽微的睿智阐释。王国维其人其作与叶先生的因缘际会,或可如是评述。从少女时代初读《词话》的朦胧悸动,到离乱岁月对王氏悲剧哲学的深切认同,从故纸文献中对静安精魂的冥冥感知,到《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系列论着的蜚声内外;同样的学贯中西,同样的慧心锐感,同样的际遇坎壈,同样的悲天悯人,观堂异代知音,先生当之无愧。

《人间词话七讲》延续了叶先生一贯的研究方法——以传统词学为基础,以民族文化为底蕴,以现代理论为参照,以作家作品为例证,力图将中国古代诗歌置于世界文化历史的宏观语境中。《人间词话》作为中西汇通、新旧交接之际应运而生的词学着作,恰为其治学思想提供了极佳的凭藉与线索。

该书与一般意义上刻板严肃的学术着作风格迥异,作者如日常闲谈一般娓娓道来,亲切散淡而不失雍容和雅;于理论剖析中贯穿着真情的律动与生命的感悟。结合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方美学术语,深入浅出地廓清了王氏解悟于心却未能明言的众多微妙话题,滤除静安等人象喻式批评的抽象隐晦,使古典词学在现代读者心目中呈现出相对清晰的印象。但其整体言说方式依然深契中国传统审美趣尚。作为讲稿体例,看似随意挥洒、弥漫无端,却能散中见骨、自循逻辑,以王氏论词的核心美学内涵“境界”发端,亦收尾于“境界”,指出词以“潜能”为美;其间对具体词人学养心性及词作声情体貌的种种评说,无不可归于“境界”“潜能”的机彀之内。以静安论词条目为纲,又不局限于斯人斯言,相关作家作品、理论述说,诗词以外的历史信息,乃至现实生活中的个人体验,纷至沓来、韵流弦外,但总能有条不紊、舒卷自如地回到论点,将读者带入深邃广博的文化骊渊。《人间词话》云“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或与此意脉相通。

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该书七讲亦深得传统儒家治学方法之壶奥,比《人间词话》的感悟式评点更为具象系统。清代姚鼐称:“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文章、考证三者之分,异趋而同为不可废。”对于王氏本身及讲稿所涉温、韦、冯、李、苏、周诸词人,叶先生皆在考述身世境遇与历史背景的前提下评其着说精义,于跨越时空、语言、文化的宏阔领域内寻找与之相符的理论依据,或加以现代批评术语的概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论批评随世情时序演进,故宜推陈为新;一国有一国之文明,中华诗词以异域文化观照,亦必烁其异彩。先生中西合璧的治学路径踵武静安而来,但无疑通向了更为光明的所在。20世纪以前,与经、史诸学相比,中国古典文学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文学批评重直观感悟而轻理论思维。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舶来思想解读本土文学经典、丰富理论话语、建构逻辑体系,成为有识学者的普遍选择;静安《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的接连成书,正标示着一个学术新纪元的开始。中国文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属性逐渐明朗,文学批评中西汇通的步伐在曲折中前进,但交融尺度的难以把握,对域外思想的片面了解,政治经济劣势所造成的文化自卑心理,西方观念与中国社会之间的隔阂龃龉,使其在诠释本土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固然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旧式批评忽视理论、不成系统的缺陷,亦难免存在含混晦涩、曲解原义、遮蔽传统的成分。

如陈寅恪所说,“先生之着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载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于自身,于后人,王国维留下了不朽建树,也留下了无尽遗憾;作为筚路蓝缕的初步尝试,《人间词话》展现出徘徊于中西新旧之间的独特姿态。站在百年的彼岸,我们不能摒弃对特殊时代的同情与理解,不能否认先驱者的勇开风气之功,不能漠视精神砥励的永恒价值。唯其如此,方能更加充分地唤醒内心深处的历史理性与现实意识,冷静知性地反思前人的成就与不足,并以此为借鉴,肩负起建构、完善民族诗学体系的重要使命。叶先生为古典诗词研究确立了一种“中体西用”的成功范式,以古今中西各种理论为触媒,激发出古典诗词根植于中国文学传统与文化历史的种种微妙特质,而并非将本土作品简单化为外来理论的图解与注脚。此书对于当今学者而言,不失为浩瀚学海中指引方向的星盘;七篇讲稿所带给我们的,有古典诗词千载不衰的兴发感动,有跨越百年的理性积淀,更有无愧于21世纪的眼光与见解。


来源:《博览群书》2014年第12期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