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作为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权威读本,全局来一个大学习,切实用这一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出精品出人才上见实效。
一、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贯彻落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精神的灵魂,我们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用这一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性、原创性、时代性,坚定不移贯彻落实。
把握科学性,增强贯彻的坚定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持“老祖宗不能丢”的坚定信仰信念,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坚持和扞卫马克思主义,理直气壮驳斥各种奇谈怪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复杂形势的清醒准确判断,对大局大势的科学把握,对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发展实践的成功驾驭,都缘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应用。“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八个明确”围绕怎么看,回答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十四个坚持”围绕怎么办,回答的是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一重要思想着力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致力于强起来,聚焦于“两个大局”,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思路、大战略、大智慧,揭示了中国走向成功的密码,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把握原创性,增强贯彻的主动性。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责任担当,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是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全党思想行动的指南,是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对文化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把握时代性,增强贯彻的自觉性。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迎难而上,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引领我国发展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党的奋斗目标有了新要求,我国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新变化。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们必须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讲政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文化繁荣兴盛。
进入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陕西文化资源丰富,人才荟萃。延安大鲁艺、陕西文学三巨头、西部电影,创造了陕西文化辉煌,推出了一大批精品,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为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在中央和陕西省委省政府领导下,陕西新闻出版广电系统落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奋力追赶超越,电视剧、电影、图书发展走在前列,大剧、大片、图书屡次获奖,影视巨制高潮迭起,影视企业大幅增加,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抓住“出精品出人才”这个重点,补齐文化企业创新不足这个短板,攻克出版影视金融发展滞后这个弱项,推动精品、人才、科技、金融协同发展,办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繁荣兴盛,扩大陕西文化影响。
一是抓好“出精品出人才”这个重点。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扛鼎之作。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围绕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讲好党的故事、中国故事、陕西故事、英雄故事,多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精品力作。要围绕人民群众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影、看电视、上网等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搞好精准脱贫攻坚任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赶上时代、创新方法,形成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进一步深化人事体制改革,坚持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实施“百优计划”,培育高水平创作人才,努力把陕西打造成新闻出版广电人才创作高地。
二是补齐文化企业创新不足这个短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最需要创新的行业,必须把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坚持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和技术创新。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配套,以新技术新应用引领和推动新闻出版广电行业转型发展。增强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发挥好主力军、主阵地作用,办好专题专栏、节目栏目,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及时报道陕西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反映全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
三是攻克出版影视金融滞后这个弱项。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加大国家扶持,完善财政政策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壮大出版影视金融。争取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文化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直接融资,支持上市文化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积极争取建立出版影视基金。规范引导面向新闻出版广电领域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完善新闻出版广电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促进新闻出版广电金融对接。探索开展无形资产抵押、质押贷款业务。鼓励开发文化消费信贷产品。
(作者系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