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阅读 > 引航阅读 > 传统与现代
近代着名大学校长的精神风骨
2012-12-14   来源:      [ ]

程斯辉

   

     蔡元培                  蒋梦麟                  梅贻琦

  在近代大学校长群体中,那些着名的大学校长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他们之所以成长为教育家,与近代社会转型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国家民族危机赋予教育的新使命等时代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渊博的人文知识

  一般来讲,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知识是渊博的,其中的着名校长可谓是学术大师。他们有的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是进士甚至是状元出身;有的系统地接受过西方教育,获得过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有着深厚的科学素养,学贯中西。

  具体分析近代着名大学校长的知识结构,其突出的特征是人文科学知识渊博,他们学习并掌握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尤其是对哲学、史学、文学、美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乃至神学、宗教、艺术、音乐、戏剧等都有广泛的涉猎。如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是清末进士,中华传统文化根基坚实深厚,曾经留学德国和法国,研习哲学、美学、实验教育学、心理学,并从事美学、伦理学、哲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被誉为学界泰斗。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幼承家学,习经史,曾留学日本、欧洲,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他不仅精通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且精通英、法、日、德等四国语言,对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都有很深的造诣。

  其实,近代许多着名大学校长的知识结构中既包含自然科学知识,又包含人文科学知识。其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涵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其丰富的人文知识则涵养了他们的人文精神。大学校长具有人文科学知识,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认识人、理解人,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准确地认识社会,把握社会的发展趋势。

崇高的人文精神

  拥有人文知识,只能说是具有了形成人文素养的外在基础,要真正具有人文素养,则要在拥有了文学、历史和哲学等人文知识之后,真正内化为对人的关怀,对人之价值的尊重,对人之生命的敬畏,对人之尊严的珍视。近代着名大学校长之所以成为教育家,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实现了人文知识的内化,在对学校管理的言行中自然地表现出崇高的人文精神。

  近代着名的大学校长反对专制教育对学生的压服,重视个人的价值,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蔡元培有句名言:“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则鲜明地主张个性教育,他说:“吾人若视教育为增进文明之方法,则当自尊重个人始。”近代着名大学校长办学治校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尊重学生、尊重教师、尊重职员。

  竺可桢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近代着名大学校长对教师的尊重、信任,不仅表现在思想认识上,更深切地体现在行动中。蔡元培强调对教师不要求全责备,要以学诣为主;他破格聘用梁漱溟等,使梁漱溟终成一代哲学大家。陈垣主持辅仁大学时破格聘用并培养启功,终为启功成为一代国学大师打下基础。张伯苓主持私立南开大学时,无论经费多么紧张,总是想方设法优待教师。

< 1 2 >   跳转 页     共2页   第 1 页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