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阅读 > 出版精品 > 书摘
《我曾悲伤地爱过这个世界》:我为什么翻译《先知》和《吉檀迦利》
2017-04-11   来源:      [ ]

冰心


我曾悲伤地爱过这个世界

《我曾悲伤地爱过这个世界》  [黎巴嫩]纪伯伦 着  冰心 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3


纪伯伦1883年生于黎巴嫩山。12岁时到过美国,两年后又回到东方,进了贝鲁特的阿希马大学。

56 拷贝

1903年,他又到美国住了5年,在波士顿的时候居多。此后他便到巴黎学绘画,同时漫游了欧洲,1912年回纽约,在那里久住。

这时他用阿拉伯文写了许多的书,有些已译成欧洲各国的文字。以后又用英文写了几本,如《疯人》《先驱者》《先知》《人子的耶稣》等,都在纽约克那夫书店出版——《先知》是他的最受欢迎的作品。

关于作者的生平,我所知道的,只是这些了。我又知道法国的雕刻名家罗丹称他为20世纪的布莱克;又知道他的作品曾译成18种文字,到处受到热烈的欢迎。

这本书,《先知》,是我在1927年冬月在美国朋友处读到的,那满含着东方气息的超妙的哲理和流丽的文辞,予我以极深的印象!1928年春天,我曾请我的“习作”班同学,分段移译。以后不知怎么,那译稿竟不曾收集起来。1930年3月,病榻无聊,又把它重看了一遍,觉得这本书实在有翻译的价值,于是我逐段翻译了。从那年4月18日起,逐日在天津《益世报》文学副刊发表。不幸那副刊不久就停止了,我的译述也没有继续下去。

788 拷贝3

今年夏日才一鼓作气地把它译完。我感到许多困难,哲理的散文本来难译,哲理的散文诗就更难译了。我自信我还尽力,不过书中还有许多词句,译定之后,我仍有无限的犹疑。这是我初次翻译的工作,我愿得到读者的纠正和指导。

我只懂一门外文——英文,还不精通。因此轻易不敢做翻译工作,尤其译诗。我虽然也译过一两本国王和总统的诗,那都是“上头”给我的任务,我只好努力而为。至于我自喜爱,而又极愿和读者共同享受,而翻译出来的书,只有两本,那就是《先知》和《吉檀迦利》。

1930年母亲逝世之后,我病了一场,病榻无聊,把从前爱读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写的散文诗《先知》重读一遍。纪伯伦从小饱经忧患,到处漂流,最后在美国定居,他用阿拉伯文写了许多作品,都已被译成18种文字。以后他又用英文写了许多作品,而这本《先知》是被世界的读者们称之为他的代表作的。

我那时觉得有喷溢的欲望,愿意让不会读原文的读者,也能享受我读这本书时的欣悦、景仰和伤感。

《先知》的好处,是作者以纯洁美丽的诗的语言,说出了境界高超、眼光远大的、既深奥又平凡的处世为人的道理。译来觉得又容易又顺利,又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落下了眼泪。

1955年,我又译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献诗”——《吉檀迦利》。大异于纪伯伦的身世,泰戈尔是诞生于“歌鸟之巢”的“王子”,从他欢乐的心境中,他热爱了周围的一切。

他用使人目眩心摇的绚烂美丽的诗的语言,来歌唱他所热爱的大自然和人类。为了要尽情传达出作者这“歌鸟”般的飞跃鸣啭的心情,使译者在中国的诗歌词汇的丛林中,奔走了好长的道路!

我从来不敢重译,但是这两位诗人的这两本书,都是诗人自己用英文写的。我知道我的译文,只能汲取大海中的一滴,但只此一滴,我也愿贡献给不会读原文的读者们,来分享我译诗时的“辛苦”和享受。


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视听阅读  发布时间:2017年4月11日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