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阅读 > 出版精品 > 书摘
《匠人匠心》:李永革:修故宫的第三代工匠
2017-02-14   来源:      [ ]


匠人匠心

《匠人匠心:用一生,做好一件事》邱杨 丘濂 艾江涛 等着

中信出版集团2016.11


师傅赵崇茂退休的时候,塞给李永革一张纸条:勿要一得自矜,浅尝辄止。这几个字李永革至今记得清清楚楚。“古建修缮是一辈子学习的事儿,每次都有没见过的东西。”


李永革所在的修缮技艺部位于故宫的外西路,这里原来是内务府造办处,为宫廷制造生活器具。清代鼎盛时期,造办处下设24个工坊,荟萃了全国的能工巧匠。现在的修缮技艺部保持了它在功能上的延续。早年间,李永革家住在鼓楼。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十几分钟后就能穿过北京早高峰的车水马龙来到和百年前区别不大的静谧宫城,他觉得十分惬意。

李永革的办公室在一间平房里。老式的办公室中还有搪瓷脸盆和盆架子,墙上挂着一张民国时期的故宫全景图,桌子上是宫殿建筑的烫样和鎏金斗拱的模型。李永革一头白发,穿着衬衣和布鞋,开口是浓重京腔:“我1985年29岁的时候就坐在这个位置上了。”李永革说,他1975年从部队退役后来到故宫,当了10年的木匠,然后因为工作出色成了修缮技艺部的副主任。两年前他原本到了卸任的年龄,却更加忙碌起来:作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现在负责技艺传承工作。

李永革说,来故宫上班是父亲的建议,父亲是个木匠,他也想继续学父亲的这门手艺。一般的建筑公司就是支模板、安门窗,父亲说还是故宫古建队的木工技术最复杂,能学到真东西。李永革第一天来是从西华门进来的,当时一下子就被震住了:“这么大的宫殿群,是怎么修起来的?”他被带到一个叫赵崇茂的师傅面前,赵师傅身边已经有两个年轻人在学艺了。“我开始刨木头,腰板直,姿势也对,因为我在家做过木工活儿啊。”就在师傅的夸奖声中,李永革开始了做木匠修故宫的日子。

按照代际关系来算,李永革算是新中国故宫修缮的第三代工匠。新中国成立之后故宫的三次大修成就了三代工匠,也培养了一代代的学徒。第一次大修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故宫提出了一个5年治理与抢险的规划。

针对大量古建筑年久失修的问题,故宫邀请了在古建“八大作”——“瓦木土石扎、油漆彩画糊”中各怀绝技、各占山头的10位工匠进入故宫,他们就是第一代工匠,后来被称作“故宫十老”。这个过程中,戴季秋、赵崇茂、翁克良跟随马进考、杜伯堂等师傅维修西北角楼,维修结束后,继续学习制作模型。至今故宫古建部仍然保留着西北角楼一角四分之一模型、钟粹宫正殿歇山殿大木结构的一角和御花园四柱八角盝顶亭模型。朴学林、邓九安、王友兰跟随周凤山、张国安师傅修补屋顶琉璃瓦面;张德恒、张德才、王仲杰则跟随张连卿、何文奎等师傅重新做了三大殿彩画,并按照比例将故宫大部分彩画进行临摹,制成了《故宫建筑彩画图录》。故宫第一次大修中,第二代工匠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到了第二次大修他们已经能担当主力。

第二次大修从1973年开始,故宫制订了第二个五年规划——《故宫博物院五年修缮保护规划》。为了完成这次大修,故宫工程队(修缮技艺部的前身)对外招聘了300名青年,李永革就是其中之一。他跟着赵崇茂、戴季秋师傅,相继参加了午门正楼、崇楼、东西燕翅楼、太和门东西朝房、钟粹宫、景仁宫、斋宫、奉先殿、皇极殿、畅音阁、阅是楼、遂初堂、庆寿堂、养心殿、慈宁花园、东南角楼等施工工程。1975年到1979年年间,每到冬季来临不适合室外作业的时候,第二代工匠就会为新来的年轻人讲授业务知识,李永革一直保存着一份1979年的冬训讲义。

第三次大修,是在21世纪初《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大纲(2002-2020)》出台后开启的100年来最大规模的维修保护工作,包括武英殿试点工程、太和殿挑顶大修工程、慈宁宫落架大修工程、建福宫复建工程等重大项目。第三代故宫工匠正式登场,李永革成为这一系列工程的负责人。回顾在故宫工作的一辈子,李永革觉得自己的成长过程和第一、二代修故宫的工匠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在一次次实操训练中磨炼手艺的,逐渐明白了古建维修的各种门道。只不过搁以前,学手艺要搞磕头拜师,我进故宫的那年不兴这套了。而老师傅对你呢,也是倾囊相授。”

李永革跟着赵崇茂学习,却一直没有师徒的名分,这倒成了他的一个遗憾。最辉煌的时候,故宫的工作人员有800多人,古建工程队就有400多人,是故宫人数最多的部门。可这支古建队伍虽然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修缮工程资质证书”,但因为不是企业性质,没有营业执照,无法参与投标,在市场化的过程中逐渐被排斥在大型维修工程之外。现在的修缮技艺部日常要做两方面的工作,分别是古建筑的维修保养以及修缮工艺的传承。按照设想,尽管修缮技艺部不能再直接参与大工程,却可以培训新来的年轻人,将来让他们在工地现场做管理人员,确保外来施工队伍正确操作。

可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工程量来做平时的练手,年轻人能积累出经验吗?时代变迁,李永革从一名木匠成长为古建筑维修专家的经历更显得难能可贵。


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视听阅读  发布时间:2017年2月14日

更多资讯请登录
旧站回顾:广电 出版